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洋流教案编辑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洋流教案编辑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2万字
约23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洋流教案编辑精选.docx

洋流教案编辑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洋流教案

第一篇:洋流教案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高一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水是生命之源,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开始,以水资源的开发结束。整篇以人水关系为主线。分别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及其过程与意义,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以本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以下三个教学维度,建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②通过案例诱导,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关注全球气象安全。(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流的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依据:依据大纲规定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依据:该部分的知识点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二、说学情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自然地理的学习,更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实践体会和调查研究,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很少有实际考察的机会。因而在课堂上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际生活的启发,创设情境,让他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体会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升华到理性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三、说教法①、以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绘制出简图解释洋流的成因来突破重点。②、采用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进行分组活动,通过讨论完成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2、课前准备①教师:《洋流》多媒体课件②学生:学生自己绘图《世界主要大洋的洋流分布模式图》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法。预期目标:创设案例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承转过渡:播放幻灯片——《厄尔尼诺》引出洋流的成因。【新课教学】一、洋流的成因教学手段:引导法(从海水运动的驱动力)理解突破:结合气压带和风带(播放幻灯片“风海流分布图”)预期目标:学生理解并知道风海流的分布和对应的风向以及纬度范围。→◎承转过渡:设疑(二战战例)引出密度流教学手段:分析法理解突破:利用初中物理知识——液体的密度(播放动画“直布罗陀海峡密度流”)预期目标:理解密度流的成因→◎承转过渡:从海水质量得失引出补偿流。讲解补偿流的类型以及上升流对渔业的影响。→◎承转过渡:从渔场分布引出寒暖流教学手段:分析法理解突破:结合锋面气流运动对降水的影响---鱼饵;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讲解寒暖流的性质。二、洋流的分布教学手段: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对比教学法难点突破:结合课本活动题,分组活动讨论完成。设计意图:洋流的分布规律非常抽象,结合活动及多媒体动画,从动态角度完整地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的归纳分析,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过程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先分析模式图,然后套用到具体的大洋就可以了。用分数比较理想分布和实际分布的区别。[归纳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度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度环流:北逆南无,东暖西寒南极大陆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本课小结]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们,早上好,我是来自宁德市民族中学的教师,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很多教师都有这种感受,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学生要记下来不难,但要在每个大洋中应用就成问题了,当时间一长,学生对洋流的知识就模糊了。这跟这部分知识是这节课海水运动的难点有关。但深究原因,就会发现如果学生能理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成因的话;那就很容易记住洋流分布规律,并且记忆时间更长久。数学、物理的很多公式,学生如果忘记了,可以通过用基本公式来推导出来。所以,我也一直在考虑,如果学生忘记“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能否通过已有的知识、图片、影像或实验来推导呢?因此,我引入了地理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并参与洋流成因和洋流分布规律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记得更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难点突破,我是这样设计的:探究一:洋流的概念和性质学生自学洋流的概念和性质,合作探讨教师给出的问题及知识要点,并在纸上画图和练习。从而理解暖流流经的海区温度比周围的海区高,寒流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洋流教案编辑精选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