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浅谈多媒体与物理教学.docx / 文档详情
浅谈多媒体与物理教学.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9万字
约33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多媒体与物理教学.docx

浅谈多媒体与物理教学.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多媒体与物理教学

第一篇:浅谈多媒体与物理教学浅谈多媒体与物理教学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将枯燥、抽象、呆板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将一些可视性差,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如人意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与传统实验优势互补,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模糊的问题清晰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降低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而不是替代,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技术,过度追求多媒体的应用。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教学;兴趣;优化;效率传统的教育模式相对于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多媒体快捷、方便、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尤其是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多媒体展现一些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就可以使枯燥、抽象、呆板的物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上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时,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将神舟十号发射、电闪雷鸣、火山喷发、海啸、地震;瓶吞鸡蛋、筷子在水中变弯、冲浪、蹦极、撑杆运动等自然界中的神奇和生活中的神奇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如置身于变化无穷的美丽的大千世界中,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在上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时,教师让学生观看这样一段录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一把把它抓了过来”画外音:“飞行员抓到的是什么呢?原来是一颗德国子弹”。学生感觉非常诧异,在学生惊奇之余,教师顺势提出:“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让学生眼观其形、耳闻其声,各种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非常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很轻松的就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与传统实验优势互补,优化教学过程。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分析归纳物理概念及规律,但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实验的可视性差,现象不够明显,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与传统实验优势互补,很容易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在物理教学中,磁现象中的磁感线,热现象中的液化和汽化、熔化现象以及长度的测量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增强可见度,来提高教学效果。如物理课中关于磁感线的教学,教师演示实验是在平面上进行的,要让学生在座位上看清楚是很困难的,所以教师要采取拿着实验让学生看或让学生到前面讲台上来看的方法,这样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如果适时的用多媒体进行放大既方便又节省时间,效果又好。再如:在演示“海波和松香的熔化实验”时,就可以把实物投影的镜头对准试管中的物质和温度计,并把它投影到大屏幕上,以便学生观察、比较并读数、记录。这样做,既让学生真切地看到了实验的步骤,又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加清晰可见,要比单独演示效果好得多。记得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这节课既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又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是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开始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是用毛巾、棉布、木板做实验,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由于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的限制,不能演示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沿水平面运动到很远的距离,又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限制,理解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仅从教材上的这三次实验,很难得出和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于是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再用Flash动画模拟实验,把摩擦力逐渐减小,小球从高为h的斜面上滚下沿水平面运动距离越来越大。直到把摩擦力逐渐减小到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在没有力的作用情况下,小球从高为h的斜面上滚下沿水平面将永远运动下去。再经过分析、推理,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得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凸透镜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现实验仪器本身因素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甚至当物距小于焦距时,蜡烛在光屏上还能形成影像,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形成。三、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浅谈多媒体与物理教学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