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浅谈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docx / 文档详情
浅谈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5万字
约42页
0
4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docx

浅谈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

第一篇:浅谈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浅谈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一个汉字的背后常常是有一段历史文化。了解汉字知识在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感受语文方面很有帮助。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我实习时正好是在二年级,我在听指导老师讲课以及自己上课时,就有意识地把识字教学与汉字文化联系在一起,希望能寻找识字教学的好方法。在二年级的教学中最常用的识字方法有指读识字法,听读识字法,拼音识字法,请教别人等几种方法。这些方法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但是也容易造成学生只会认不会用的结果。我的指导老师在识字教学中特别注重向学生渗透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和质量。她在教学古诗《锄禾》时,因为学生对这首古诗非常熟悉,在识字时主要运用指读识字法。但古诗中的生字易学,却难于理解。其中“当”字,孩子们运用就有困难。她就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来体会“日当午”是“中午,烈日当空”的意思。这样孩子们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理解了这个生字,就不会再组成“当午”这样的词语了。她又告诉学生平时说的“当中”就是这个“当”字,孩子们恍然大悟,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句子。如:“我坐在两个娃娃当中”、“我的同学当中有许多有礼貌的孩子”等等。像这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不但学得快,便于掌握,而且识字质量高,能举一反三,就很值得我以后教学中学习运用。在我上识字课时,我想到了我们大学汉字与汉字文化课上介绍字的起源的方法,我利用语文书中生字的象形入手介绍字的起源。上课时我先请学生看课件上“月”字的甲骨文,让学生猜一下这是什么字。学生做出了各种猜测,他们说出自己的想象后,我没告诉他们是什么字,而是通过课件呈现“月”字各阶段演变的字形,同时介绍这个字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明白“月”字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学生都惊叹起来,觉得很奇怪,也很有意思。当他们觉得趣味十足,小脑袋里产生很多疑问的时候,我就能顺利开展接下来的识字教学了。我还以“好”字为例,告诉他们每个汉字里都藏着一个故事。“好”这个字是由一个“女”和一个“子”组成的。在甲骨文里的字形是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表示一个新孩子的诞生,这是一件好事,让人高兴的事,“好”的意义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听完这些关于汉字的趣事、来历,孩子都觉得汉字真有趣,愿意积极去识字。就这样,每次我讲课之前都会准备几个合适的汉字让学生猜一下,激发兴趣,并有机地加入一些汉字的来历和趣闻。学生有了识字的兴趣,我讲课时他们也配合许多。在实习过程中,联系我们所学的汉字特点,我也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利用形声字识记字形,利用形近字识记字形,通过字义识记字形,儿歌识字法。通过学习实践,我感受到在识字教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应抓住汉字的音、形、义这把识字的金钥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汉字的奥秘,掌握识字方法,拓展识字范围,使学生逐渐形成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和质量,为以后的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汉字文化渊源博大,为了以后能更好进行识字教学,我深感自己还需对汉字好好积累感悟探索。第二篇:汉字与识字教学选择这个话题原因是暑假期间有个很火的节目,《汉字听写大会》有三十二只参赛队伍,获得冠亚军的是杭州外国语学校学生。白岩森调侃说:“原先以为自己的英语学得不好,汉语还不错,看了汉字听写大会,才知道自己的汉语也学得不怎么样。”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很多词,别说写了,听都没听过。真的很佩服这群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参赛队伍是银川代表队,白银种田中学——唯一的一所乡级中学,勤奋的孩子,朴实的校长。跟她们同台竞技的大多是省市重点中学,有的甚至是国家级重点中学,比如北京101中学。安徽的合肥五十五中学表现也不错,进入了半决赛。可以说汉字听写大会掀起一股学习汉字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是当今世界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是中国人的文化的根基,中国人的自豪。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千年前的半坡文化,那些陶器上的刻画。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仓颉造字说,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记载,源于八卦说,郭沫若先生认为文字是语言的表象。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它决不是一人一时的产物。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来自河南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浅谈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

文档大小:4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