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整改.docx / 文档详情
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整改.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万字
约35页
0
3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整改.docx

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整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整改

第一篇: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整改混凝土蜂窝、麻面等问题分析处理方案一、蜂窝的现象: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散,无强度状态。1、其产生的原因是: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4)模板缝隙未堵严,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漏浆;5)、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6)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2、防治的措施:1)、监督商砼厂家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商砼进场后,现场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合乎要求的要求退场重新调配;2)、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使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3)、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4)、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3、处理方法:1)、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2)、如果蜂窝较大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3)、如果是孔洞,则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进行处理。二、麻面的现象:是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1、其产生的原因是: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2、防治的措施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2)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3)模板缝隙拼接严密,柱底模四周缝隙应用双面胶带密封,防止漏浆;4)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相结合的办法,严防漏振。直至排除气泡为止;5)浇筑时柱底部应先填100厚左右的同柱混凝土级配一样的水泥砂浆。6)控制好下料,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7)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等情况,若有异常,应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毕。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加以修补,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用掺加建筑胶的素水泥浆,将麻面抹平压光。第二篇: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方案一、关于柱身弯曲、剪力墙端柱弯曲侧扭现象:柱上下端位置正确而柱身偏离轴线。这种现象容易出现在细而高的柱上原因:主要原因是模板刚度不够,斜向支撑不对称、不牢固、松紧不一致,在浇灌砼过程中模板受力大小不一,造成弯曲变形。预防措施:柱子要有支模支撑设计方案,按照柱高和截面尺寸设计模板,柱箍间距应适当,沿柱设1.5m左右双向加水平拉杆或斜撑支撑牢固。二、柱、剪力墙截面扭曲、鼓肚、窜角现象:柱中心线位置不变,但柱截面发生平面扭转这种现象容易发生在独立柱施工过程中。对于截面大、高度高的柱子容易发生扭曲、鼓肚、窜角现象。原因分析:1、柱截面扭转主要是放线误差,支模未按照轴线施工,上下端固定不牢、支撑不稳水平杆牵拉不良、上部模板位置不正确和在浇筑砼时碰撞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柱身扭转2、鼓肚窜角的主要原因是:无论采用木模板还是组合钢模,对于大尺寸的柱箍如果强度或刚度不足或柱箍间距太大时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浇筑砼时振捣不当、振捣器紧靠模板砼产生过大侧压力,引起模板变形(包括剪力墙);柱模的柱箍拉条或螺栓断面较小或有安装不牢固,浇灌混凝土时伸长变形出现这种情况极难纠正势必形成截面变形3、预防措施柱箍间距与柱子断面大小及模板厚度有关,一般间距为50cm左右。木质柱箍断面一般不宜小于50mm×70mm柱底部柱箍应加密;对于截面尺寸大于50cm的柱子,柱箍中部应加穿Ф6钢筋或螺栓撑架不宜用8号铅丝拉结,以防止柱箍受弯变形;浇筑砼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分层浇筑施工振捣器不得碰撞模板。注意柱模上下端的固定三、柱子板墙烂根1、现象柱子角板墙底部有空洞2、原因分析柱下脚及板墙底部在支模前为彻底清干净,楼板面不平模板下部有空隙砼漏浆;抗震墙下部钢筋网片位置摆放不当,妨碍模板落实造成下部空隙;砼和易性差浇灌高度过大发生离析现象,漏振或者漏捣过度形成跑浆3、预防措施柱子立模前,柱脚砼四周清理干净,用水泥浆找平(先浇4-5mm厚砂浆),板墙下脚支模前最好做导墙然后把坐落模板的楼板表面抹砂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整改

文档大小:3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