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玉米的栽培技术教案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玉米的栽培技术教案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3万字
约25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玉米的栽培技术教案精编.docx

玉米的栽培技术教案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玉米的栽培技术教案

第一篇:玉米的栽培技术教案成教课教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姓名:郭兰芳单位:官渡镇魏寨小学成教课教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一些玉米种植的知识,特别是玉米品种的选择、合理密植,以及施肥技术等知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堂示范性教学与学生课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与自主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玉米栽培技术,让学生明白两个道理:粮食来之不易需珍惜;做任何事需踏实,一步一个脚印。教学重点:玉米品种的选择、合理密植,以及施肥技术等知识。教学难点:玉米品种的选择、合理密植,以及施肥技术等知识。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一个孩子生的好,衣服穿了七八套;头上戴着红缨帽,身上装着珍珠宝。谜底是:玉米。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二、本课内容概要:•一、玉米简介•玉米别称、原产地、种植历史、产量•二、玉米品种的选择•玉米籽粒类型、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稀植品种、密植品种、中密度品种•三、合理密植•四、施肥技术三、讲授新课:(一)玉米简介1.玉米简介:•大家好,我叫玉米,你们也可以叫我包谷、棒子或者珍珠米,我的名字可多了。•你可别瞧我个子没你大,我可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呢。•我的祖先最早生活在墨西哥或中美洲。2.栽培历史·说到我们的栽培历史,粗略算来,也有4500---5000年了吧,就算是我们在中国的栽培历史,也有400多年了呢。3.产量·世界各地都有我的兄弟姐妹,除了水稻和小麦,我们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就是第一了。我们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谷类作物之首,小麦和水稻跟我们没得比。(二)玉米品种的选择1、•优良品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增产的基础,结合本地生态条件,选用适宜的品种。2、玉米籽粒类型3、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目前本地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有三种类型。•稀植大穗型品种:费玉二、费玉三号等。•密植品种:郑单958、豫玉23、中单909等•中密度品种:兴农998、锦玉28、浚单20、蠡玉18、鲁原单22、雅玉12等4、稀植品种•根据试验和实践,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确定合理种植密度。•1、根据品种株型确定密度。•高棵平展型玉米,这类品种穗型大,发挥其单株生产力高的特点,如费玉二号、费玉三号适宜密度3000株左右。5、密植品种●紧凑型玉米品种,这类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耐密性好,发挥其群体优势,如郑单958、豫玉23、中单909号等,种植密度4500珠左右,6、中密度品种•半紧凑型玉米,这类品种穗型较大,适应范围广,产量较稳定,如浚单20、蠡玉18、锦玉28、雅玉12、费玉4、鲁原单22号等•种植密度一般在3800—4000珠。(三)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随着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的中密度品种,使玉米产量大幅增长,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已被大量的生产实践所充分证实。合理密植应注意什么:1、玉米产量是由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者构成,三者的乘积就是亩产量,他们的乘积越大,产量就越高。生产中总是希望穗多、穗大、粒重,然而亩穗数与粒数、粒重既紧密相关又相互制约,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内个体间的矛盾逐渐加大,密度越大这种矛盾和制约就越大。2、根据土壤肥、地质条件。•土壤肥力高的宜密植,土壤肥力低的宜稀植,土壤质地轻,通透性好的土壤宜密植,土壤质地粘重,透气透水差的粘土地宜稀植。3、根据管理水平、水肥投入确定密度。•管理水平高、水肥投入多的地块宜密植,管理水平低,水肥投入达不到要求的宜稀植。(四)施肥技术•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等元素。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产实践,玉米施肥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基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依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以及品种和密度等综合运用。玉米需肥规律•玉米吸收氮、磷、钾元素数量和比例•玉米一生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比例,随产量水平提高而增加外,还因土壤、肥料、气候以及施肥方法不同而有差异。根据试验测定,平均每生产100kg籽粒平均需吸收氮素2.6kg,磷1.21kg,钾2.18kg。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1:0.4:0.5,这一数量和比例可供制订施肥方案时参考。玉米施肥方案1、种肥、追肥法2、控失肥、控释肥一次施肥法种肥追肥法•夏玉米直播玉米区,种肥-追肥法:•播种时种肥可以使用45%(14-16-15)或45%(15-15-15)等品种,每亩10-20公斤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玉米的栽培技术教案精编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