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狐狸和葡萄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第一篇:狐狸和葡萄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2课《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教学设计12.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束桂芬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了解寓言特点,明白寓意。3、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语言,理解寓意并从中获得教益。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检查预习。1、听写。yīsuǒyùyánhúlipútaozuǐchánsuāntián伊索寓言狐狸葡萄嘴馋酸甜2、出示课件,学生自查。二、导入。1、师述:前面我们学了三则成语故事,还记得是哪三则吗?(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寓言故事,去体会寓言故事的乐趣。(板书课题:12.伊索寓言)2、介绍伊索:(出示课件)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作家。传说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寓言深刻,常被引用3、介绍寓言:(出示课件)寓言是用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它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4、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0页,看图,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什么?(紫莹莹的葡萄和直流口水的狐狸)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伊索的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板书:狐狸和葡萄)5、述:葡萄是水果,你们都吃过吧,还记得什么味?狐狸是一种动物,请同学们看他的介绍。(出示课件)狐狸,食肉目犬科动物,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狐狸在野生状态下主要以各种老鼠、野兔、小鸟、鱼、蛙、蜥蜴、昆虫和蠕虫等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野果。三、初读课文。1、让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标清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狸、萄)2、出示文本课件,让生读准词语,注意红字(狸、萄)的读音,蓝字(馋、酸)的写法。3、让生描红。4、口头完成形近字组词。5、问题回馈:这则寓言讲了什么?四、再读课文,品析感悟。1、过度:这些葡萄究竟酸不酸?好不好吃?你从哪里看出来?2、问:狐狸想吃吗?你从哪儿知道?(馋得直流口水)3、为什么狐狸却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因为他想尽了各种办法,还是够不着。)4、想一想:狐狸都想了些什么办法?(各抒己见)5、师总结:a.紫莹莹,水汪汪的葡萄就挂在藤上,散发出阵阵果香,狐狸踮起脚尖,还是够不着葡萄。b.紫莹莹,水汪汪的葡萄就挂在藤上,散发出阵阵果香,狐狸拿起竹竿去钩,仍然够不着葡萄。c.紫莹莹,水汪汪的葡萄就挂在藤上,散发出阵阵果香,狐狸爬上楼梯,还是白费劲,够不着。d.狐狸用尽了各种办法,但还是白费劲,他感到绝望了,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自我解嘲地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6、述:成熟了的葡萄紫莹莹、水汪汪的,散发出阵阵果香,它不是酸的(板书:不是酸的)。狐狸嘴上说葡萄是酸的,但心里却非常想吃,从而可以看出狐狸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口是心非)(板书:口是心非)7、这则寓言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它讽刺(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五、联系实际拓展。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类似“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和事,结合实际说说吧。(现在想不起来没关系,以后要留心观察,遇到了,就把它写成日记记下来。)但是,我们做人一定要踏实、诚恳,不要做那种“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六、篇章结构。1、请看课本60页,这则寓可以分成几个(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2)自然段,讲述了一个故事;第二部分是(第3)自然段,阐明了一个道理。(相应板书:)2、述:所谓寓言,说得通俗点,就是“小故事,大道理。”七、总结学法。我们来总结一下学习这篇寓言的方法。(出示课件)1.先读课文,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结合重点词语体会人物形象。3.交流寓意。4.联系实际,谈谈感受。下节课我们就用这方法学习下两篇寓言。第二篇:12狐狸和葡萄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第一课时无锡市后祁街小学薛芳【设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化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狐狸和葡萄》是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通常是通过动物的故事折射人类世界。它们广泛地概括了社会斗争经验和人生教训,闪耀着人民群众智慧的光辉。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出,给学生语文学习必须提高学习效率。基于这两点,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本课教学与本册教材的“我读书我快乐----阅

东耀****哥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