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赏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二).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1.9万字
约34页
0
3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理解和赏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二).docx

理解和赏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二).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理解和赏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二)

第一篇:理解和赏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二)理解和赏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二)刘水平(接上篇)四.夸张句我们先看这样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是描写庐山瀑布的,说瀑布从三千尺倾泻下来,倒还说得过去,但说是银河之水从九天落下来,就明显大大超过了实际,是一种大胆的想像了。这种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就叫夸张,也叫夸饰或铺张。理解赏析文章中运用了夸张修辞的语句,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只是强调或突出了某一事物的某一特点,还要联系句子所在的具体语境,揣摩句中所蕴含的情感或意味。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社戏》: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怎样理解赏析上例画线的夸张句呢?如果我们单单是说它强调了同伴们的驾驶技术好,船的速度快,那显然是不全面的。还要联系上文“我”去看社戏的波折以及“我”对社戏的期盼,去体会“我”在行船上的心情,从而明白作者在这里只所以要用一个夸张句,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我”去看社戏的急切与兴奋的心情。正因为有急切与兴奋的心情,才会有“飞”一般的感觉,所以这个夸张句用得贴切而生动。五.反复句顾名思义,反复就是在文章中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某个词语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地,反复有连续和间隔反复两种形式。(一)连续反复。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安塞腰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二)间隔反复。如上述课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就在全文中间隔重复出现了三次。我们平时谈话交流,往往也会对某些重要的东西重复说几遍,其目的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或某种情感,加深给听者的印象。文章中的反复句子,也有这种表达作用,只是我们在理解赏析时,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反复,都要结合语境或主题,说清楚强调的是什么意思或情感,而不能笼统的说“起强调”作用。比如上述两个例句,例(一)不仅强调了安塞腰鼓声响的沉重与宏大,而且突出了它给人的巨大震憾力。而例(二)强调的却是对安塞腰鼓的喝彩,而这正是作者的行文线索与主要目的,从而凸现了主题。六.双关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跟比喻有一定的联系,也有较大的区别。有的双关包含着比喻,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字,不但具有双重意义,既指蚕丝,又指情思,而且有比喻色彩,即思念就像“丝”一样细腻绵长,“剪不断,理还乱”。而大多双关只是利用了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与它所要说明的事物之间没有比喻这种修辞所必须的相似性。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风筝》中句子:“四面又明明是寒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寒威”和“冷气”指的是天气,也指保守冷酷的社会。理解赏析文章中的双关句,不仅要准确理解它的字面义和它所隐含的意义,而且要联系上下文,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情境以及写作风格,体会它的意味。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爸爸的花儿落了》:“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对于上例中双关句“爸爸的花儿落了”的理解赏析,要从三方面去入手。一是理解“花儿落了”的表面义,即爸爸喜爱的夹竹桃花垂落了;二是联系上文“你爸爸已经……”,理解它的隐含义,即爸爸病逝了;三是结合当时的情境:“看那垂落的夹竹桃”、爸爸对花的酷爱以及作者对爸爸的情感,赏析“花儿落了”的意味,即触景生情,由花及人,自然含蓄的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深情。七.对比句我们知道,黑与白放在一起比较,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在文章中也是如此,作者的感情态度、理解认识,通过正反一比,就更突出了。这种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的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济南的冬天》: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理解赏析文章中的对比句,同学们往往容易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的毛病,就说一说“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而不作深入理解,自然就不明不白的丢了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理解和赏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二)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