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厂文明礼仪教育 第一篇:电厂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养成教育(适用于小学低年级使用)平度市广州路小学《养成教育》编委会主编:李孔森副主编:盛建平崔建刚曲丰娟李妮训孙洪强编委:李慧琼刘爱华徐美华张咏梅李淑香季春华马丽娟编者的话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文明、发展文明的场所,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是美好心灵的展现;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学习做人就让我们从了解礼仪、学习礼仪开始吧!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必修课程。小学生要主动学习掌握必要的礼仪,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内外兼修,从仪表、举止、谈吐和待人接物等方面展示出高雅的教养,通过主动学习、热爱劳动、诚信友善等来体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为了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们会再接再厉,深入持久地开展礼仪、养成教育。由于我们缺乏编写课本的经验,有加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师生批评指正。广州路小学校本课程编写组第一单元导语?(礼仪教育篇)1第二课升旗与集会礼仪???2第三课称谓及问候礼仪???3第四课餐桌及待客做客礼仪?6第五课尊师重孝礼仪8第二单元导语?(行为习惯篇)9第六课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0第七课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12第八课一心想学??13第九课勤俭节约??15第三单元导语?(健康教育篇)16第十课保护视力的四种锻炼方法??17第十一课小学生如何预防流感来袭??19第十二课学会宽容?21第十三课宽容故事两则???23第四单元导语?(安全教育篇)25第十四课消防???26第十五课交通安全?28第十六课使用电器知识???30第十七课校园安全小知识??32第一单元导语礼貌待人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篇二:文明礼仪教育计划罗源附小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计划(2010—2011学年)一、指导思想“讲文明、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传统,培养理解、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计划。二、主要内容(一)、结合开展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年”活动(闽教人[2010]28号),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教师形象、教师礼仪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礼仪意识和礼仪水平。通过参与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推动教师依法从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风、作风和校风。(二)、坚持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结合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人人争当礼仪标兵”等系列活动,加强校纪校风建设,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形成人人学守则,事事讲规范,人人讲文明,人人重礼仪的浓厚氛围,在全校大力宣讲礼仪,学习礼仪,让每一位学生亲身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的活动中,亲历转变过程,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将礼仪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通过文明劝导员、值日教师、值班行政人员巡查等方式,在校园提醒检查,让不文明行为在校园无处藏身。我校拟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1、从规范言行起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前阶段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讨论,从语言、衣着、行为、习惯等方面教育学生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学生的孝敬礼仪。教育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节做起,逐渐养成讲礼仪、懂礼貌的习惯。3、从勤学好问、热爱劳动抓起,培养做人的基本品性。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并通过学校、家庭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热爱劳动,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品性。4、从爱同学、爱老师、

含秀****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