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病理生理学复习.docx / 文档详情
病理生理学复习.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7万字
约53页
0
4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病理生理学复习.docx

病理生理学复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病理生理学复习

第一篇:病理生理学复习病理生理学简答题什么是脑死亡?判断脑死亡的有哪些标准?答: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的不可逆的永久性的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判断标准:①自主呼吸停止②不可逆性的深度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脑电波消失⑤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2患儿腹泻3天,每天泻出水样便共10余次,这种情况会导致哪些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答:高渗性脱水:水样便钠浓度较低,失水大于失钠,加之不显汗失水和婴儿对失水敏感等共同导致高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低钙血症:肠液中富含K+,Ca+Mg2+,有可能导致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肠液呈碱性,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NaHCO3),从而使血浆【HCO3-】降低,发生正常AG型代谢性酸中毒;④低渗性脱水:如果发病的三天中,只补充水而未补充盐可发生低渗性脱水。大量滴注葡萄糖液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腹胀?+答:大量输入葡萄糖液可导致细胞内糖原合成增加,K大量进入细胞内而导致低钾血症,由于低钾血症使肠道平滑肌松弛,表现为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的心电图变化表现有哪些?答:低钾血症心电图的变化:ST段压低;T波低平;U波增高;Q-T(或Q-U)间期延长;严重低钾血症时还可见P波增高、P-Q间期延长和QRS波群增宽。高钾血症心电图的变化:T波狭窄高耸,Q-T间期轻度缩短。P波压低、增宽或消失;P-R间期延长;R波降低;QRS综合波增宽。5反复呕吐可导致何种酸碱紊乱?为什么?对机体有何影响?为什么?答:经常呕吐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原因:H+丢失:剧烈呕吐,使胃腔内HCl丢失,血浆中HCO3-得不到H+中和,被会吸收入血造成血浆HCO3-浓度升高;K+丢失:剧烈呕吐,胃液中K+丢失,血钾浓度降低,导致细胞内K+外移、细胞内H+内移,使细胞外液H+浓度降低,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减少、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多;cl-丢失:剧烈呕吐,胃液大量丢失,血Cl-降低,造成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多,引起缺氯性碱中毒;④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剧烈呕吐可造成脱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高,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泌K+、加强HCO3-的重吸收。发绀是怎样产生的?哪些缺氧有明显发绀?哪些缺氧不发生发绀?答:发绀是由于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达到5g%(50g/L)时暗红色的还原血红蛋白可使皮肤和黏膜成青紫色的现象。主要见于乏氧性和循环性缺氧.血液性和组织性缺氧不发生发绀。7列表说明各类缺氧血气变化的特点有何不同?休克各期微循环变化主要特点及机制答:(1)微循环缺血期:特点:此期微循环血液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全身小血管持续收缩痉挛,口径明显变小。微循环灌流量的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变化机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和缩血管物质增多。(2)微循环淤血期:特点:此期微循环血液流速显著减慢,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白细胞滚动、贴壁、嵌塞,血黏度增大,血液“泥化”瘀滞,微循环淤血,组织灌流量进一步减少,缺氧更为严重。微循环灌流量的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呈淤血性缺氧状态。变化机制:组织细胞长时间缺氧,导致酸中毒、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和白细胞粘附。(3)微循环衰竭期:特点:此期微血管发生麻痹性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中可有微血栓形成,血流停止,出现不灌不流状态,组织几乎完全不能进行物质交换,得不到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甚至可出现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变化机制:长期严重的酸中毒、大量一氧化氮和局部代谢产物的释放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核血管平滑肌的损伤等,均可使微循环衰竭,导致微血管麻痹性扩张或DIC的形成。为什么治疗休克必须纠正酸中毒?答:休克患者因机体缺血缺氧,糖酵解增强,乳酸生成增多,故都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心肌收缩力并降低微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使微循环淤血,有效血容量减少;另外,酸中毒会增强凝血功能,诱发DIC。因此治疗休克必须同时纠正酸中毒。什么是DIC?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特征有哪些?答:弥散性血管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分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此期患者可能有明显的出血症状继发性纤溶亢进期:此期出血十分明显为什么休克早期血压不降低?论述期机制答:休克早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增多,可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通过自身输血、自身输液作用及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强,使回心血量增加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病理生理学复习

文档大小:4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