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白银资本读书笔记 第一篇:白银资本读书笔记《白银资本》一书为贡德•弗兰克的代表作,集中对欧洲学者所持的“欧洲中心论”提出了质疑。在一开始的导论中,作者就对“欧洲中心论者”提出了措辞严厉的批评。然而笔者认为,这种因为自身实力的强大而产生的自大情绪只不过是个人情感在学术上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不能认为是学术上的谬误。当然,广泛的自满情绪会对学术界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影响学术的公正性。作者在一开始就强调欧洲对亚洲的依赖:“由此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业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例外论)。”“欧洲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整个非洲一欧亚。另外,正如本书将要证明的,在19世纪发明和传播“欧洲中心观念”以前的近代早期,欧洲依然依赖于亚洲。”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内因是事物前进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欧洲必然受到了亚洲的影响,客观上,正是欧洲的殖民扩张大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因为通过欧洲人的坚船利炮,拥有庞大人口的古老中国才重新睁开她朦胧的眼睛看向世界。而只有包含了中国的经济体系,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世界的。尽管从中国的角度上来将可能是非自愿的。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中国与欧洲,尽管也有贸易往来,但却是极其受清政府限制的,那是的中国不能说是包含在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作者一直强调整体研究的重要性。然而由远而近的历史事件中,近期发生的事件无疑对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有着更大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因素并不是“基本因素”。从朝鲜和韩国来看,二者的基本条件在60年前是没有什么两样的(因为当时本来就是一个整体)。而要了解当代的朝鲜,势必要更多的分析其60年来的特殊性而不是与韩国的整体性。因为“基本因素”似乎解释不了为什么朝鲜北方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而朝鲜南方却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如今的朝鲜和韩国在经济、政治上所体现的巨大差异性。尽管作者一再宣称“不仅亚洲各个部分在世界经济中的经济地位远比整个欧洲重要得多,而且正如历史资料无可辩驳地显示的,至少在1750年以前,亚洲在这些方面的发展速度比欧洲更快,总量更大,而且一直保持着领先于欧洲的经济优势”,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整个亚洲在18、19世界的欧洲殖民侵略中几无还手之力的迅速失败,先后走上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无论是奥斯曼帝国还是清帝国,尽管,当时的两大帝国或许在经济总量上依然占据着对欧洲的优势。但是如果固守这种优势,以中国为例,清帝国的失败就成为不可理喻的事情。因此,我们在看待经济时,不能只关注其“发展速度”与“总量”,还应该关注其经济生产的方式即制度结构。正如一台发动机,尽管它在一开始保持着飞快的转速,但一旦有一颗石子进入它的内部,它就将不可避免的走向停滞。在考虑世界一体化的推动力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国家首脑在这其中所持的态度和所起的作用。仅从这一点上来看,相比于欧洲,中国即使在1750年之前依然占据着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辐射源的地位,却失去了在推动世界一体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机会。在113页,从作者描述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欧洲在整个世界的贸易中起着主动的作用,因为显然,非洲和美洲控制在欧洲人的手里,而不是“经济实力”强大的中国。P119贸易的赤字与否与此国在国际间贸易中的地位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还要考虑到贸易品的类型。我们有必要对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做个界定。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我们不能仅凭两个人之间说过一句话,就把他们定义为朋友的关系。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国家之间存在着贸易关系就把其归为经济一体化的世界体系之中。因为此时的贸易同后世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贸易并没有直接推动贸易双方制度、文化上的巨大变革,这是与1800年之后的贸易活动最大的区别。在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中,欧洲(准确的说是英国)不仅向外输出了以机器设备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输出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而这是的今后的世界真正的从观念上成为一个整体。而在制度输出上,领导者自然只能是欧洲,而不可能是已经迟暮的亚洲强国。在作者提到“中国的生产和出口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领先的地位”。然而我们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出口品,自汉朝以来,就一直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而四大发明等科学技术上的传播,在此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甚至欧洲在此时已经超越了中国。P167作者提到“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以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因此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然而这样的一个令人羡慕的贸易地位,并没有使中国在之后的任何一次与西方的对抗中占得上风,此时通过正当贸易获取的白银又通过屈辱的方式回到欧洲人的手中。这在一次证明了,我们考虑世界贸易时,不能仅仅从贸易量和顺差地位上来考虑,而更应该考虑谁在贸易中具有主动性。这种

森林****来了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