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督查作风转变.docx / 文档详情
督查作风转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7万字
约28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督查作风转变.docx

督查作风转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督查作风转变

第一篇:督查作风转变我区明查暗访机关作风建设情况【导语】日前(3月23日),区“作风转变年”活动督查组分别深入乡镇、街道和区级机关部门,明查暗访干部职工上班工作情况,促进机关作风建设。【正文】督查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分别来到孝感镇、城北街道、区审计局、民政局等单位,察看了解工作人员在岗、工作状态。(已改)汪卓成2012-3-23“作风转变年”督查组明查暗访机关作风建设【正文】在工农街道办机关,督查组发现干部均不在岗。【现场同期声04‘17领导在现场办公现在在现场办公在千佛村】为了证实这一情况,督查组立即前往现场查看,到现场后,督查组发现工农街道办机关干部正在沱江路拆迁工程现场办公。随后,督查组又来到城南街道办,发现虽然出勤公示栏上显示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在岗,但实际却只有部分人在岗。经调查,原来是街道党员在集中开展支部活动。对于出勤公示栏显示不明确问题,督查组要求街道办及时整改,做到严格及时地记录在岗和外出情况。(已改)郭婷(40#)2012-3-23【正文】在旌阳街道办、东湖乡政府、黄河新区、区卫生局、区农办,督查组第三小组对工作人员的在岗情况,上班状态进行了暗访,发现这几家单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做到按时到岗、外出登记、不做工作时间以外的事情。针对部分单位岗位牌不完善的问题,督查组当即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督查组要求各乡镇、街道、部门对机关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立即纠正个别思想涣散、工作不在状态的现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促进工作作风从根本上实现转变,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已改)刘彩虹17#第二篇:转变作风转变作风,带好班子和队伍。一是抓好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塑造一支责任心强,能力素质高,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定期组织开展集体学习,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继续优化跟随领导的各项服务工作,健全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办文、办会的质量和水平。广开言路,发言民主,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二是围绕“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科学严密,协作配合”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机关纪律作风效能建设,建设一支纪律严明、服务高效的工作队伍。重点解决学风、纪律、工作责任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跟跟踪服务等各项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优化工作环境,增强全体工作人员为领导、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齐心协力、尽职尽责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第三篇:如何转变作风当前个别村干部工作作风“四事”问题不容忽视持续深入,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干部存在着一些与形势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近日,庆安县纪委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个别村干部存在的“四事”问题较为突出。一、存在问题及原因一是等待扶持,不谋事。中央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等战略部署的实施,使对农村的投入逐年加大,多数基层干部能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但也有一部分基层干部对上级在不同区域之间投资扶持上相对的“不平衡”没有正确认识,钻牛角,想当然,一味地认为上级扶持资金总是偏向“中心村”、“道边村”,发展基础远远超过自己,面对目前自身“几不沾”的位置,心理失衡,怨天尤人,缺乏进取心,不想事,不尽心办能办的事,缺乏谋事干事的信心和紧迫感。二是没有项目,不干事。随着村级收费项目的全部取消,“一事一议”等民主政策的推行,公益事业难办、基础设施建设缺资金、农村主导产业发展缺投入等成为相对普遍的现象。因此,在近年工作中,一些扶贫开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利工程、土地整理等项目覆盖区域内的村,往往依靠项目资金率先发展,农村基层干部有干头,对外宣传有说头,工作成效也比较明显,而一些没有任何项目的村或当年没有项目的村除了农业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常规工作外则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基层干部心里没着落,工作起落大、差距大。三是非主要领导出面,不理事。在依法行政、民主管理的大背景下,“一把手”领导的责任被强化,个别副职领导怕出头,怕风险,怕责任,份内份外不拍板,不担责,长期以来,使村级干部“只看一个人,只听一人言”,主要领导不出面,协调落实往往效果不佳。同时,有的基础好、率先发展起来的村的村干部借为县乡“撑门面”的优势,凭借县乡领导的依重,轻视组织原则,表现出“尾大不掉”的不良习气,非得“一把手”说话才肯理事,才肯鼓实劲、抓落实,“大家的事变成了自己的事”。四是非群众找上门,不办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群众要求基层干部在各方面提供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多,但基层干部明显适应慢,服务能力很有限。同时,群众对土地的依赖性降低,流动性增大,基层组织及干部对群众在村域内的管理效力弱化,村级干部基于群众诉求的申报、许可、决策等职权被削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督查作风转变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