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交礼仪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社交礼仪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7万字
约29页
0
3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社交礼仪精编.docx

社交礼仪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社交礼仪

第一篇:社交礼仪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自古以来,中国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礼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注重礼仪和礼义教育,主张“克己复礼”、“居仁由义”,则是中国传统学校教育和社会风俗教化的特色。在某种意义上讲,将礼仪、礼义作为一种基本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文化贡献。本文就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一些说明,供各位从事礼仪教育实践和礼仪研究的同仁参考。一、儒家的礼仪教育学说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他不仅把《礼》《乐》《诗》《书》《易》《春秋》列为教学内容,而且把这种以“礼”为核心的教育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人伦道德秩序建设的基础。因此,儒家重视礼制建设,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学术观点。第一,“道德仁仪,非礼不成”。道德有德理、德智、德育、德义、德言、德行、德性、德仪、德范、德功、等等,礼仪是规范人们社会活动秩序的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政治、军事、道德、法律、教育、祭祀、生活、等等方面无处不在的基本行为准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之所在。《礼记·曲礼》“道德仁仪,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军制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you)。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道德仁义,不通过礼教就不能取得成效;教育百姓端正习俗,没有礼教作手段就不能完满;判断诉讼是非,没有礼仪准则作依据就不能决定;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没有礼制作等级名分就不能确定;从师学习,没有礼仪作规矩,师生之间就不会亲密;排列朝廷官位、整治军队、委任官职、执行法令,没有礼仪作准绳就失去威严;向神求福,祷告祭祀,进献祭品给鬼神,没有礼仪规范就会不虔诚不庄重。所以君子态度必须恭敬,凡事要有节制,对人要谦让,如此才能发扬礼义。鹦鹉虽然会学人说话,但仍是飞鸟;猩猩虽然会学人说话,但仍是走兽。如果是人却不尊礼仪,虽然能说话,其内心不是与禽兽一样吗?由于禽兽不懂礼,所以在禽兽中才出现父子共一妻的情况。因为如此,圣人才出来制定礼仪来教化人们,使人们才有了礼,才知道自己与禽兽有本质区别。第二,“礼者,不可不学也。”《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儒家认为,一个人必须知礼义,懂礼仪,礼仪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知道如何端正仪容身态,表情适当,言辞恭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君臣名分确立,父子关系亲密,长幼上下和睦。礼是修身做人的基本准则,教育人们道德规范知识,并对人们实施礼仪行为能力培养,学会尊礼好礼,对于促进每个人获得做人的尊严,具有重要意义。《礼记·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为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上古时代,崇尚道德;后来注重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要进行回报。礼的原则就是推崇恩惠有报答的:如果只讲施予他人恩惠却不考虑受惠者的报答,不符合礼的要求;如果只强调别人报答却不知道施予恩惠,也不符合礼的原则。只有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社会就会安定;人们的行为不符合礼的规范,社会就会**。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礼仪的行动原则是克制自己、尊重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的小商贩,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地方,何况有钱有权的人呢!有权有钱的人知道爱礼行礼,就不会骄奢淫逸;贫贱的人懂得好礼行礼,道德意志就会坚定而不会胆怯迷惑。第三,“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儒家认为,礼是国家政治大事。实施以“礼”为主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搞好政治秩序、社会道德秩序建设的基本措施。孔子说:“入其国,其教也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风俗人情、文化素质,道德水准,智慧程度,都取决于礼乐诗书的教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政治,必须建立在礼仪教育的基础上。儒家认为:“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社交礼仪精编

文档大小:3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