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5万字
约48页
0
4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docx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第一篇: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3、中国奴隶审核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代埃及教育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10、“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1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孔子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次来源)----孔子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15、因材施教----孔子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而不修”----《学记》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25、学不躐等、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学记》26、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启发式学习27、产婆术----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28、《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29、《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30、《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泛智教育31、《教育漫画》----洛克(英国):白板说、提倡绅士教育32、《爱弥尔》----卢梭(法国)33、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最早讲授教育学34、《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学之父35、《民本主义教育》----杜威(美国)现代教育代言人36、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赫尔巴特37、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儿童中心主义----杜威38、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39、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40、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41、外铄论----荀子、华生42、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43、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4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45、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46、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4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48、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49、西方最早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培养》----昆体良50、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51、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52、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53、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54、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詹姆士55、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56、格式塔心理学----科勒57、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三我结构----本我、自我、超我58、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59、现代认知心理学----皮亚杰60、发起课程改革----美国,布鲁纳61、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6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奥苏贝尔63、奥苏贝尔将学习划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64、班杜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65、创造性思维核心----发散思维66、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67、教师期望----罗森塔尔68、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内容、操作、成果69、第二篇: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汇总-=中国古代教育学=-孔子1、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2、“有教无类”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6、“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7、因材施教8、”学而时习之“9、”温故而知新《学记》20、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2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24、“师严然后道尊25、”君子之教,喻也“2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27、”学不躐等“28、教学相长29、循序渐进30、”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31、”不陵节而施“===16、”兼爱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文档大小:4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