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竺可桢演讲稿初 3.docx / 文档详情
竺可桢演讲稿初 3.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万字
约18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竺可桢演讲稿初 3.docx

竺可桢演讲稿初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竺可桢演讲稿初3

第一篇:竺可桢演讲稿初3追寻大师足迹扬帆求是之梦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朱乐冲,来自东关中心小学,我的母校创建于1902年,时名毓菁学堂,一代宗师,科学巨匠竺可桢就是在这扬帆起航,求是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的《追寻大师足迹,扬帆求是之梦》。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东关,他三岁就能识字,很小就特别喜欢观察大自然,每一片落叶,每一声虫鸣,都能触动他幼小的心弦。7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毓菁学堂。他学习可用心了,有一次,哥哥教他学造句,一直到天亮,鸡叫了他才肯回房睡觉。13岁那年,先生问同学们:“什么最苦,什么最甜?”同学们纷纷回答:“蜜糖嘴甜,黄连最苦!”竺可桢站起来严肃地说:“丧权辱国最苦,国家强盛最甜”那时,他就暗暗发誓,要用一生来学好科学,要以科学唤醒民族,振兴中华„„1905年,15岁的竺可桢离开东关,外出求学,先后到东湖法政学堂、上海澄衷学堂,唐山路矿学堂学习,每次考试他都名列榜首,后来留学美国,进了哈佛大学,选定气象学作为研究方向。1918年,竺可桢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教授,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创建了中国的第一个气象台,并跑遍全国各地,发动建立气象站,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1936年他临危受命,担任浙大校长,他把求是精神定为浙大校训,并广聘名师如马一浮、邵裴子、苏步青等,使浙大学术气氛浓厚,人才辈出,被誉为东方的剑桥。1937年抗战爆发,杭州危急,为了给国家保留一批知识精英,竺可桢毅然率领全体师生踏上西迁之路,横穿六省,行程2600公里。这期间,我们可以想象办学之艰难,环境之险恶,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竺可桢还是没有放弃的科学研究,令人肃然起敬。新中国的成立,将竺可桢推上了新的征程,他担任了中科院副院长,致力于科学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自然区的划分、制定了国家大地图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他曾经三次深入沙漠考察,足迹踏遍了内蒙古、河西走廊和新疆,80岁高龄,还坚持赴野外考察,为了新中国的气象、地理与农业,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安然辞世,享年84岁。竺可桢的一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一生,是努力追求真理的一生,如今他执着的求是精神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东小学子共同的精神追求,追寻着大师的足迹,我们的求是之旅也将扬帆起航!第二篇:竺可桢事迹分享讲稿竺可桢事迹分享讲稿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1936年4月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等。1962年,竺可桢以72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晨六点起。上午预备明天院党支部大会中我入党问题。明天下午三点开会时我个人自己介绍的一个说明,写好后交允敏一阅,晚杏仙来,我也交她一阅。”这是竺可桢在1962年6月3日写下的日记。第二天,这位72岁高龄的老人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初,病危中的竺可桢决定,把以女儿名义存的一笔钱作为党费交给组织,竟高达万元。原来从1966年起,竺可桢便以女儿名义把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存进银行,七年存款已达万元。这笔巨额党费,表现出这位气象学大师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竺可桢的红色故事:1910年,二十岁的竺可桢顺利考取第二批庚款留学公费生,到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涯。“中国以农立国,万事以农立本”,怀抱着让国民能吃饱、不挨饿的梦想,这个有着强烈报国理想的青年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农学专业。然而,美国的农业科学并不发达,农业的体制也与中国不太一样,但竺可桢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在毕业后转到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在与农业关系最紧密的气象学专业继续深造。大学期间,竺可桢与其他留学生一道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希望“增进中国人科学知识和发展科学研究能力,共图科学之发达”。1918年,竺可桢获气象学博士学位,怀着一腔科学报国的热血,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那时候,美国已有200多座测候所,中国却仅有两座,还是由外国人控制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天气预报只能由外国人发布。气象学不仅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甚至与战争战备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那时候,日本已经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国气象和地理了!竺可桢意识到,中国人必须要开展自己的气象学了。192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竺可桢在南京北极阁筹建气象研究所,中国人的气象科学就此起步。此后8年里,竺可桢踏遍中国各地,主持建立起一个又一个气象观测站。1930年元旦,气象研究所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从那一天起,中国的气象事业终于由中国人来主导了!专业的气象科学研究之外,竺可桢还将向社会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的责任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竺可桢演讲稿初 3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