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第八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5篇范例] 第一篇:第三单元第八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八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习目标: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有何特点?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意义?3.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教学流程:1.自主预习2.同桌交流3.重点讲解4.达标检测自主预习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1.背景:由于、的长期掠夺、压迫和的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处于状态。2.过程(1)新中国成立后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2)进行改革:废除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3)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建成了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第一汽车制造厂等,改变了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4)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的转变,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1.探索——中共八大(1)召开: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召开。(2)内容:①基本形势:明确指出中国的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地把我国由落后的变为先进的。④经济建设方针:在综合平衡中。(3)评价: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4)群众性斗争高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原因:①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思想开始滋长。②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的总路线,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脱离了中国的国情。(2)概况:①掀起“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②在农村建立。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中国的基本国情,给经济建设带来严重混乱,造成了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3.国民经济的调整(1)目的: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2)方针:“、巩固、充实、”。(3)成效:1962年,国民经济逐渐得到。4.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工业生产有了巨大增长,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三、“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1.原因:1966年爆发“文革”**并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文革”十年,国民收入损失约元。3.调整(1)197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恢复和调整,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2)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得到进一步好转。达标检测1.在766.4亿元总投资中,55.8%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全部基本建设投资中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建设。由此判断这一时期应当是()A.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人民公社化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1960年经济调整时期2.“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3.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4.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由“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A.经营效益的变化B.分配制度的变化C.生产方式的变化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5.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有,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A.农民不支持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C.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D.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6.20世纪60年代初,陕西户县农村党员杨伟名牵头写的万言书《当前形势怀感》,描述了当时的农村情况:“就农村而言,如果拿现在和合作化前比,使人感到民怨沸腾代替了遍野歌颂,生产凋零代替了五谷丰登,饥饿代替了丰衣足食,濒于破产的农村经济面貌代替了昔日的景象繁荣。”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三大改

雨巷****珺琦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