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教案 第一篇: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教案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教案目标:1阶段性总结本章知识2总结并系统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本章各节零散的知识点成一个知识系统3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使知识升华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一、选择题1、在一列平直铁轨上行驶的列车上行驶的列车上,坐在车上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对面开来的列车B路边的建筑物C平行铁轨上同向运动,快慢相同的列车D从身旁走过的列车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宙间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对于同一物体,所选参照物不同,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受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不受力C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受到力的物体一定会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4、正在运动的物体,若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它将:()A立即停止B改变运动方向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5、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子弹()A受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推力B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具有惯性D惯性大于受到的阻力二、判断题1、若我们选定了一个物体做参照物,那么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是不动的。2、km/h比m/s大3、误差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实验的时候我们认真谨慎。4、估计值在测量值中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是我们主观估计得出的。5、要产生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6、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7、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只有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才具有。8、吊在天棚的灯,灯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总是不选参照物。10、地球自西向东运转,所以我们立定跳远时,向西跳成绩会更好。11、龟兔赛跑这则寓言中的兔子在那次比赛中,实际跑的比乌龟快。12、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三、问答题:1、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感觉月亮在云中穿行;而有的时候,又感觉乌云遮住了月亮。2、为什么踩到西瓜皮会向后倒,而绊到石头缺向前倒。同样是脚下出的问题,为什么摔倒的姿势不同?试用惯性知识解释。第二篇:运动和力复习教案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教案两渡中学杜虎宝[复习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3、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6、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8、让学生能懂得“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到外力之间关系,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以及科学的推理从而获得规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建立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本章时,常常把牛顿第一定律这个定律和惯性这个概念搞混了。实际上这是由于我们在教授这些知识时,没有认真加以区别所造成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物体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如果一开始讲授时就注意加以区别,就不在于造成学生在思维上的混淆不清了。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知识梳理]1、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例1、坐在向南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若同时又看到汽车也在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例2、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2、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

猫巷****觅蓉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