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简单课题汇报.docx / 文档详情
简单课题汇报.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6万字
约64页
0
5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简单课题汇报.docx

简单课题汇报.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简单课题汇报

第一篇:简单课题汇报《农村初中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垫江第七中学校课题组一、研究的背景及课题提出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为农村中小学带来了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但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如何运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科德育渗透还处于探索初级阶段。为了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探索新的德育模式。我们必须在新环境下有新内容、新形式。在网络环境下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1、是时代发展的要求。2、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3、是我校改革发展的要求。我校是地处垫江县白家镇的一所直属中学,现有在校生有近千人,留守儿童占在校生的三分之一,家庭教育长期处于空缺的地位,问题儿童较多,再加上我校所在的区域是垫江县偏远乡镇,生存成为现实的问题,使学生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裂变。学生家长的思想、行为易走向偏激和复杂,对学生造成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使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思想教育的转型期也来到了。我校建设了“班班通”工程。每班都有投影仪、电脑、实物展示台,中控机等教育教学设备先进、设施齐全。学校实施了农远工程模式三,配置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我校有教师60余人,年轻教师占70%左右,在教学方面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有很大的优势和成效,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借鉴当前我国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有关成果,以及我校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育实践,在县级课题《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农村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下,我们提出了子课题《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应用研究》。二、研究目标更好地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应用,促进留守儿童德智体更好的健康发展;加强农村学校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手段、方法的形成,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培养新时期身心和能力协调发展的人才,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三、研究内容(1)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现状调查研究。(2)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方式、途径和策略。(即: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的情感、情趣、学习习惯、动机、兴趣、能力)(3)成效的可持续性。发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自主性、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德育渗透与学生思想实际、行为、情感在活动中的碰撞,把品德修养与长期效应结合起来,把德育的学习、学会与自我身心的和谐发展在实践中相互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持续的良好的道德塑造和提高。(4)无意识教育。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教育,以收到好的效果。(5)暗示教育。通过网络环境下教学中的精心预设和课堂生成,使受教育者处于无对抗状态中,积极投身于教学活动,使其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6)自主教育。通过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自己主动检查自己的心理现状,并用所学德育知识矫正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稳定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情趣及生活方式等。四、研究结果与成效课题实施两年来,学校教师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所有课题组成员教师均深入教学一线上课、听课、评课、研讨等,不断提高了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能力、探索出了一些方式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两年来学校组织了6次全校性以《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应用》为主题的赛课、说课、送课等活动。并对优秀教师的赛课、说课进行全程录像拍摄,形成了30GB的校本优质资源。同时推荐4人参加县级赛课、说课活动并获奖;全校教师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中来,撰写了50余篇教研论文,有12篇在县级以上获奖。学校将获奖论文收集在《垫江七中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应用》论文集中;发放《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应用研究》问卷调查表1085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比较详实的数据支撑。本课题加强了农村中学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意识、现代德育意识,催生适合农村学校实际的网络环境学科德育渗透手段、方法。并对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尤其对教师、学校、学生的发展,对学校的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方面:1、促进了教师把“育人”目标放在首位,转变了观念,认识到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师网络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式、道德修养。2、与学生一起成长,受到心灵的震撼,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内化成道德行动。3、与时俱进,体验网络教学育人的乐趣,把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简单课题汇报

文档大小:5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