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 第一篇: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又深刻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在已经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个着力点提出,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将逐步改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好物质基础。关键词:资源和环境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腾飞,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的生活也由温饱逐渐走向小康。正当社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隐患也在一天天的成长,土地沙化、耕地减少、矿产资源储量减少等关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日益严重起来。面对问题的突出性,本世纪初,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适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就各方面建设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铺平道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已经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均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了相关阐述,十一五期间,我国在“两型社会”建设上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深知,任重而道远,时不我待,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十二五”期间任务将更加繁重。一、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1、资源短缺问题。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例如,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5,耕地资源为27%,森林资源为1/6,草地资源为1/3,许多矿产资源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等等。就以水资源来说,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2、环境污染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在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相当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局部地区甚致还在加剧,例如,水环境污染普遍,大气环境污染不容乐观,固体废弃物增多,酸雨控制区不断扩大,等等。就以水环境污染来说,“2000年,全国工业和城市废水排放量为415亿立方米、COD排放量为1445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了5%、14.7%但生活用水量、生活污水排放量、COD排放量以及农业污染却呈持续上升趋势。”□1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吸取三十多年来的教训,我们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14/16/2013安徽工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因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吸取各方面教训,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2从我国国情出发,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3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等的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3、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1)从经济发展方面看: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

一只****呀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