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粽香时节话端午.docx / 文档详情
粽香时节话端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5万字
约43页
0
4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粽香时节话端午.docx

粽香时节话端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粽香时节话端午

第一篇:粽香时节话端午粽香时节话端午——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教学案例活动目的: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讲故事、诵诗文、看录像、学包粽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活动过程:一、粽叶飘香,龙舟竞渡——体验多彩的端午(一)话粽子1.学生交流预先搜集的粽子资料。生:我翻阅家里的藏书《名俗大观》,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粽子,古时候又叫“角黍”“筒粽”,花样繁多。据记载,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赤豆等,品种增多。生:这是我从超市买来的几种不同的粽子,从形状上看,有三角粽,有筒形粽;从馅料上看,有枣泥粽,有豆沙粽,还有鲜肉粽、火腿粽、蛋黄粽。闻闻看,香不香呀?„„师:粽子既好看,又好吃,还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想不想亲手包粽子呀?老师也是门外汉,今天我们一起学学包粽子。2.掌声请出学校里一位会包粽子的女教师,师生一起学包粽子。(二)说龙舟1.播放赛龙舟录象。教师旁白: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人民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划至洞庭湖。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形成竞渡的习俗,盛行于吴、越、楚,流传至今。2.交流观后感受。(学生发言)二、听讲故事,诵读诗文——感受文化的端午(一)讲故事,探寻端午由来师:端午节的由来,民间流传很广。课前,班里有几位同学拜访了村里的老人,了解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我们掌声请出他们。学生讲屈原的故事——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者满腔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战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急流的汨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大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一个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想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教师补充介绍——其实,除这个故事外,端午节的由来,还有多种传说。如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孝女曹娥,还有学者认为是源于古越名族图腾祭两种传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网上查询。(二)诵诗文,感受文化的魅力师:儿歌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文学样式。有许多与端午相关的儿歌,老师小时侯就会几首,几个同龄伙伴在一起,一边吃粽子,一边哼儿歌,别有一番乐趣,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首,大家想学吗?出示儿歌——其一: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其二: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其三: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其四: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包粽子,真忙碌。钟馗老爷最威武,挥宝剑,把妖除。插上艾草和菖蒲,排好香果来祭祖。天气热,要消毒,挂香包,有用处,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师生一起学儿歌。引导学生摘录感兴趣的儿歌。)师:端午作为传统名俗,也成为众多文人墨客吟诵,感怀的对象。以下是老师摘录的几首与端午有关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出示古诗——和端午(北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午日观竞渡(明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师生一起吟诵。引导学生摘抄,积累。)师:现代文学巨匠沈从文先生,用细腻的笔调,再现了端午日龙舟竞渡的情景。下面这篇散文选自沈先生的代表作《边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散文《端午日》: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粽香时节话端午

文档大小:4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