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纪念五一口号60周年征文 第一篇:纪念五一口号60周年征文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虽为一字之异其意义却有天壤之别。《国语·郑语》载史伯与郑桓公的一段谈话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说,将众多相异的事物调和起来才能滋生出崭新的事物,如果不能聚合万物,一味寻求以类相聚则无法面向新生,开辟未来,因此史伯反对“去和取同”。“和”是一种胸襟,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小到声色五味,大到治国平天下,“和”都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单穆公强调“听和而视正”,认为“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上得民心,以殖义方,是以作无不济,求无不获,然则能乐。”单穆公找到了感官之“和”与精神心灵之“和”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州鸠则明确指出“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将感官之“和”拓展到治国平天下之“和”。风调雨顺则百物藩殖,“心平德和”则天下归心,无论天地自然,还是政治人伦,都离不开“和”,所谓济五味,和五声,平其心,成其政,“心平德和”既是和谐之美,又是和谐之政,非有博大胸襟,远大抱负,崇高追求之气度是难以企及的。古代先贤尽管对“和”的境界孜孜以求,但掌握国家命运的统治者却鲜有“和而不同”的心胸与气度,中国文化中的“和”的境界与理想只能存于艺术家的思维里,骚人墨客的政治幻想里,历史的现实里从来没有诞生过真正的实践者,倡导者,黎民百姓也从没有沐浴过“和”的雨露。历史上也诞生过一些杰出的政治家,像懂得“心平德和”的宴婴,能够宽容杀手寺人披的晋文公,不计一箭之仇重用管仲终成霸业的齐桓公,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魏武帝,兼听则明的唐太宗,但历史上所有开明的君主或政治集团,他们都无法真正做到“和而不同”,要么是为情势所迫,要么是基于一时的需要,能够高屋建瓴,海纳百川,天下为公,开诚布公以待天下的,唯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有这样胸襟、气度和魄力。1948年4月30日,新中国的黎明即将降临之际,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23条,祝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鼓舞全国人们团结起来准备迎接新中国的诞生,提出了联合“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伟大号召。在中国革命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提出联合各民主党派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阔大胸襟与气度。受此感召与鼓舞,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群起响应。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马叙伦、王绍鏊、陈其尤、彭泽民、李章达、蔡廷锴、谭平山、郭沫若等民主人士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五一”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他们还向国内各报馆、各团体及全国同胞发出《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通电》。各民主团体以香港为中心,为新政协的召开积极筹备,献计献策。中共中央的“五一号召”之所以掀起巨大的波澜,一则顺应了民心民意,二则伟大的胸襟、气度与魄力使人民受到了鼓舞,看到了希望,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升腾而起的民主建国,民族复兴的希望之幕由此拉开。辉煌的历史篇章展开了,伟大的历史进程启动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60年前的“五一口号”,开启的岂止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啊!邮编:247000地址: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4月9日星期三凌晨第二篇:纪念“五一口号”70周年征文(本站推荐)薪火世代相传,共筑美好未来知史明志,知往鉴来。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七十周年,重新回忆那段历史,详读那二十三句振奋人心的口号,不禁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七十年前,中共中央发布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由此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新征程,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个富强、民主、繁荣的中国正在和谐世界大家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七十年峥嵘岁月,喜看今天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正焕发出蓬勃生机、绽放光彩!13亿多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今天,我们纪念“五一口号”,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领导人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自觉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

是你****优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