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练习二2 第一篇:练习二2练习二1、体育老师到商店买5个足球和4个篮球,需付640元;买2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付340元,那么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共付多少元?2、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红花、黄花合在一起共15朵,黄花、白花合在一起共18朵;白花、红花合在一起共9朵。问红花()朵,黄花()朵,白花()朵。3、甲、乙二人共捐款166元,乙、丙二人共捐款208元,甲、丙二人共捐款174元。问甲捐()元,乙捐()元,丙捐()元。4、有三名工人,一名是电工,一名是车工,一名是钳工。又知道下面的三种说法只有一种是对的:(1)甲是车工,(2)乙不是车工,(3)丙不是钳工。请问:甲是(),乙是(),丙是()2种。5、在下面数列的()中填上适当的数:(1)、1、2、5、10、17、()、()、50;(2)、1、4、9、16、()、36、49;(3)、3、5、9、17、33、65、()。6、下面各列数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数,请将它们找出来:(1)、6、12、3、27、21、10、15、30„„。()(2)、2、3、5、8、12、16、23、30„„。()7、有红、白、黑三种纸牌共158张,按5张红色,3张白色,4张黑色的次序排列下去,最后一张是()色,第140张是()色。8、求自1开始连续100个奇数之和是()。9、求100以内所有被5除余1的自然数之和是()。10、1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995,其中最大的奇数是()。11、在所有的两位数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的两位数共有()个。12、火炉上烤饼,饼的两面都要烤,每烤完一面需要3分钟,炉上只能同时放两个饼,现在需要烤3个饼,问最少需要()分钟。13、哥哥放学回家,以80米/分的速度步行回家,12分钟后,弟弟回家,骑自行车以200米/分钟的速度从学校往家中骑,经过()分钟弟弟可以追上哥哥。14、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即船速)和水流速度(即水速)?第二篇:文言文练习二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肃:恭敬。.B.会兴辽东之役会:适逢。.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堪:忍受.D.动之军法从事动:招致.【答案】D【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能力层级为B级。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则问题迎刃而解。【答案解析】D项“动”,总是,常常。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①常为诸县之最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③未尝辄敢出门④诣阙请留德深⑤以贵乡文书为诈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答案】D【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一般有两类:一是将别人做的事或说的话说成主要人物做的或说的,致使陈述对象不一致;二是答非所问。排除

葫芦****io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