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总结(样例5).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3万字
约58页
0
5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总结(样例5).docx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总结(样例5).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总结(样例5)

第一篇: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总结组织行为学2011级政管03班---陈志意1.组织—p.2答:是指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特定目标,而结合形成的人际关系系统。2.组织行为—p.6答:泛指组织条件下组织中的个体、群体以及组织整体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包括内隐的心理和外显的行为。3.组织行为学—p.8答:是指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整体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4.晕轮效应—p.30答: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通过知觉对象的部分特征推论其他特征。5.归因—p.30答: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6.定势—p.31答: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心理活动的进行。7.归因偏差—p.32答:(1)基本归因偏差:人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2)行为者与观察着偏差:行为者倾向于强调外部环境等不可控的因素,作出外部归因;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为者本身的特质因素,进行内部归因。(3)自我服务偏见: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倾向于给人留下好印象,自我标榜。8.印象管理—p.33答:就是个体试图影响和控制别人对自己的社会知觉或者对自己的归因的过程。包括:自我提升的印象管理策略—使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更加出色或者试图增加自己对某个积极结果的影响作用。防御式的印象管理策略—就是尽量避免别人将某个消极结果的责任归因于自己。9.人格—p.37答:是指人们所具有的个体独特的、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10.自我效能感—p.40答:就是个体关于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包括:水平、强度、概化程度。11.控制点—p.40答:就是个体所认为的直接影响自己行为的原因,即内部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由此可分为:内控型个体、外控型个体。12.自我监控—p.41答:是指为了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采取不同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自我监控水平高的个体倾向于随着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13.态度—p.43答: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人或事件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包括情感成分、认知成分、行为意向成分。14.认知失调理论—p.44答:认为当一个人不同的认知元素之间出现了不和谐的时候,或者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就会引起个体内心的不自在。15.学习—p.54答:由于经验造成的个体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包含学习意味着改变、改变是持久的、改变来自于经验。16.心理契约—p.62答:是指个体与组织之间隐含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双方各自的责任以及对对方的期望,包括组织对员工的责任和员工对组织的责任。17.个人-组织契合度—p.66答:是指员工个人的特征或偏好与组织的文化和气氛是否相一致,也就是个体人格和组织人格是否协调一致。18.组织公平感—p.72答:就是组织中的个体对组织中的制度、政策和管理活动的公平性感知。包括:分配公平---结果公平,人们对组织中的资源分配的结果的公平性感知;程序公平---人们对组织中分配资源时所采用的程序或过程是否公平的感知。互动公平---人们对在组织中执行程序或开展管理时,人际处理方式公平的感知。19.组织社会化—p.75答:是指员工学会组织中的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为真正的组织成员的过程。20.组织公民行为—p.78答:是指组织成员自愿做出的行为,这些行为没有得到正式的报酬系统直接而明确的认可,但从整体上有利于提高组织效能。组织有效运作要求组织成员:A:留任在组织中、B:可靠的完成角色要求的职责、C:做出角色要求之外的创新的和主动的行为。21.激励—p.90答:就是创设满足职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91答:五个层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物质的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属于较高层次需要,精神方面需要;23.弗洛姆的期望理论—p.101理论基础: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且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公式:M=V·EM:激发力量—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V:目标效价—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大小。E:期望值—据以往经验主观判断,达成目标并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处理好三方面关系:努力与绩效、绩效与奖励、奖励与满足个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总结(样例5)

文档大小:5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