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论文.docx / 文档详情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论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9.1千字
约16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论文.docx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第一篇: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论文疯子与孤独者的悲哀《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以其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而《孤独者》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魏连殳这个社会“异类”最终被“消灭”的悲剧命运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性、封建礼制的残酷。下面笔者将浅析两篇文章在主题、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相似点。一、主题《狂人日记》与《孤独者》主要都以揭露和批判残酷的封建制度和传统礼教为主题。《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五四新文化特征,表面上写“狂人”的被迫害妄想症,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脉络。《孤独者》或许正切合那句话:“错的不是我们,是社会。”魏连殳和“我”都是具有先进思想、要求改革和进步的“新青年”,却都遭到封建传统势力的迫害。同时鲁迅通过叙事者“我”和主人公魏连殳的几次对峙,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①二、思想内容在思想上,《狂人日记》和《孤独者》都表达了鲁迅的叛逆和不妥协精神,同时也有鲁迅自身的迷茫。《狂人日记》以第一人称展开,通过“我”——一个“疯子”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赵贵翁和他的狗,街边的小孩和女人,狼子村的佃户,甚至是自己的哥哥,似乎人人都包藏祸心。然而看似疯狂的想法掩盖的是真实的黑暗,且这种“黑暗”像潮水一样渐渐涨高,从肉体上的“吃人”,到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到来自麻木的亲朋的压迫,最后是自身也被毒害,丧失意志而成了“吃人者”。这种悲剧性的结局和恶性循环反映了鲁迅对社会发展拘于困境的忧虑和愤怒。而《孤独者》的主题与《狂人日记》相似,同样批判封建制度和传统礼教。《孤独者》中魏连殳的短暂的一生是鲁迅塑造的一个更深刻沉痛的悲剧。文章以旁观者的角度写魏连殳作为一个“异类”被人排挤,不但因舆论压力失去了原本薪水不错的职业,最后嗜书如命的他竟然不得不卖书维持生计,反映出封建社会传统势力对一个异端残酷的驱逐,一步一步地剥夺他的一切。《孤独者》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魏连殳摇身一变成了杜师长的顾问。他以毒攻毒的方式来报仇: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去压迫当初欺侮他的人。于是昔日的敌人纷纷向他磕头打拱,于是有了“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他胜利了,但是他其实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已经真的失败,他成为自己曾经嗤之以鼻的封建势力支持者,成了封建制度压迫下的牺牲品。这种清醒的认识更突出其悲剧色彩。二、人物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被迫害妄想症精神病患者。他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既恐惧着被身边的人“吃”,又同样害怕自己也成为“吃人者”。“狂人”的形象是象征性的,他代表了具有新思想的渴望进步的青年,代表了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的批判、追求和深思。如狂人面对遵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反映他对新时代的期待和信心;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接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思想先进开放,显然是一个人们避如蛇蝎的“异类”,与当时整个社会的多数是绝不相容的。文章又以“孤独”为中心,描写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第一类即是麻木的大众,他们是可悲的,根本不知“孤独”为何物;第二类是自以为“孤独”的所谓的“不幸的青年”,他们自认为世事不公,怀才不遇,终日颓唐无所事事;第三类是以魏连殳为代表的真正的孤独者。他们深沉的孤独无法被理解,至始至终只能默默承受。归结起来这三种人的“病因”都是封建礼教的迫害,从而深化了主题。《狂人日记》和《孤独者》都是鲁迅先生的优秀作品。虽然它们诞生至今已过去数十年,但依旧高踞文坛巅峰,为无数后人所敬仰、学习。摘自钱理群《“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读、和》文学院数字出版1班周晓语第二篇:文学作品欣赏红楼梦赏析摘要:由于这部巨著是以数个大主轴穿插众多小故事而成,因此关于《红楼梦》的主题,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其中最为人所重视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及薛宝钗之间的三角恋爱,也有人认为这部巨著是在描写传统中国贵族生活的腐败与颓废。全书中有很多关于佛教、道教、儒家的思想,富含神话的色彩,并且反映著作当时的政治礼教、社会生活、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乃至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舟车行轿等等层面。《红楼梦》作为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古代小说,表现出多种艺术风格。这部文学瑰宝可写的东西太多了,红楼梦除了荡气回肠的爱情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