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职业安全防护研讨会总结 第一篇:职业安全防护研讨会总结职业安全防护研讨会为了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4月20日由学会主办,BD公司承办的职业安全防护研讨会在逸居酒店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各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及护士长共100多人参加学习。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主任、湖南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李映兰主任和人民医院护士长黄梨花给大家授课。大会首先由副秘书长致欢迎词,学会理事长为大会致开幕词,她代表护理界对湖南省护理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市指导讲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讲话中理事长指出,长期以来,护理人员既肩负着临床一线救治的重任,也面临着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如何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已经成为护理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因此,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希望大家能认真听讲,学习护理工作中的执业安全防护知识及最新进展,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建立个人防护屏障,进一步降低职业暴露危害发生率。”理事长在会上鼓励学员要学以致用。进入讲课环节,映兰主任深入的讲解了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知识,展现了大量临床第一手数据和鲜活例子,引导在座各位护理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管理,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紧接着,由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黄梨花护士长给大家讲解安全输液。黄护士长主要是从一个科室的管理者角度分享如何在科室层面来开展职业安排防护工作。于专家们的精彩授课,学员们受益颇丰。与会者均表示,通过此次的学习,为以后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希望护理学会今后多举办此类学术会议,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第二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编码5514B3安全防护与伤害的措施一、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当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伤口、皮肤炎症)时,如果要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结束后立即洗手。二、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三、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等。四、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五、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针头使用后勿套上针帽,防止被刺伤,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针头和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使用后的锐器(针、刀、剪等)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塑料桶、铁桶等),统一处理。第三篇: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专题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病房护士长负责护士的职业安全监管工作,在医院现有条件下提供防护设备。2、护士在执业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守管理规定、护理技术操作规程。3、严格按照化疗药物使用说明书配制药物,配药时带手套。4、严格执行接触放射线安全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5、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6、操作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气管、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带手套。当估计操作会有血液、体液可能溅到眼睛、鼻腔、口腔或者皮肤时,采用适当的保护用具(戴口、面罩、围裙等)来防止感染。7、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病人或一项操作,操作完后立即丢弃用过的手套。8、一旦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或每次摘下手套均对手进行彻底清洗。9、使用针具进行消毒时,带手套,用过的针具立即扔到废物桶内,严格执行普及性预防措施:回套针帽(必要时用单手法)不摆弄针头、不徒手分开针头与注射器。10、用过的针具、刀片或其他锐器置于不易被刺破的专用容器内。11、操作后及时料理污染场地,不留给他人料理,禁止用污染的手接触开关、清洁区和清洁物品。12、受到(甲类传染病中非典型肺炎,乙类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过的尖锐器械损伤后,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被刺或损害的伤口。用清水冲洗被血液或体液溅到的鼻腔、口腔和皮肤。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其他特定清洗消毒液冲洗被血溅到的眼睛。13、报告程序和时限:一旦受到乙类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过的尖锐器械损伤后或带伤接触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立即逐级报告,当事人伤后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护理部、感染办汇报。14、用过的污染物品或被传染病源污染的物品,严格按照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关规定处理。15、其他处理程序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16、护士受到职业暴露后有义务接受医院有关部门追踪,对当事人做好保密工作。第四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双滦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根据医院感染工作需要,制定制度。(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

森林****来了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