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2013年7月答案.docx / 文档详情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2013年7月答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3万字
约44页
0
3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2013年7月答案.docx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2013年7月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2013年7月答案

第一篇:自考课程与教学论2013年7月答案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的动机是A.内在驱力C.认可驱力2.“连续性、序列性、整合性”是A.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三个标准C.课程评价的三个特点3.“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行为主义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4.目标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塔巴C.泰勒B.惠勒D.坦纳B.人本主义心理学D.精神分析心理学B.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D.课程内容选择的三个取向B.自我提高驱力D.附属驱力5.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A.知识、技能、技巧C.知、行、意B.认知、情感、动作技能D.德、智、体6.“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指的是A.课程目标C.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D.教学目标7.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人们期望的不是学生反应的一致性,而是反应的多样性、个体性。这一特点说的是A.生成性目标的特点B.表现性目标的特点C.行为目标的特点D.普遍性目标的特点8.以“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为理论基础的课程形态是A.“因素课程”说C.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9.以评价关注的焦点为准,可以把评价分为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C.效果评价和内在评价10.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认知弹性理论C.结构主义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D.认知发展理论B.目标本位评价和目标游离评价D.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B.“泛智课程”说D.功利主义课程论11.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包括A.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C.结构性的知识及非结构性的经验B.结构性的知识及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D.以上都不对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0年代以来提出的“全民教育”口号,实质上就是追求A.教育平等C.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B.教育的高质量D.多元价值观13.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是A.政府、专家、校长、教师C.专家、校长、教师、学生B.专家、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人员D.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14.杜威对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以及他的整个实用主义认识论所追求的是一种A.科技理性C.工具理性B.实践理性D.解放理性15.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著作是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课程》B.《教育过程》D.《怎样编制课程》16.第一次试图将课程与教学进行整合的教育家是A.施瓦布C.塔巴1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A.博比特C.哈里斯B.查特斯D.泰勒B.布劳迪D.杜威18.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A.儿童活动中心课程C.学术中心课程19.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是A.赫尔巴特B.布鲁纳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D.人本主义课程C.施瓦布D.杜威20.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B.卢梭D.裴斯泰洛齐21.以下不属于施瓦布所提倡的课程审议艺术的是...A.实践的艺术C.建构的艺术B.准实践的艺术D.折中的艺术22.20世纪倡导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课程哲学是A.要素主义C.改造主义B.永恒主义D.自然主义23.从课程论发展史上看,第一次明确提出课程选择问题的是A.杜威C.施瓦布B.斯宾塞D.泰勒24.以下著作中,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的是A.《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25.以下属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是A.斯金纳的“程序教学”C.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B.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D.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B.《爱弥儿》D.《林哈德和葛笃德》26.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深层价值取向是A.技术兴趣C.解放兴趣27.提出“虚无课程”概念的教育家是A.斯宾塞C.朱熹B.艾斯纳D.杜威B.实践兴趣D.技术理性28.赞可夫的教学新体系实现了教学目标上的转换,这就是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A.全面发展C.自由发展B.个性发展D.一般发展29.教育交往的途径很多,囊括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2013年7月答案

文档大小:3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