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第一篇: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2014年春季乌鲁木齐地区教师资格认定测试教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共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2)通过对水循环示意图的分析,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3)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理解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4)通过相关材料、图表或实例的分析,归纳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陆地水体相互关系。2.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1.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2.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安排人类活动。【课型及课时】新授课(共1课时)2014年春季乌鲁木齐地区教师资格认定测试教案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2.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3.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4.案例分析法(黄河断流问题)【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地球因为有了水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呢?它们又是如何运动的呢?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球上的水。(课件展示图片:南极冰川、湖泊、河流、植物柔嫩的叶子)[板书]一、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教师引导]大家注意观察图片,地球上的水以哪几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学生回答]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教师引导]地球上的水体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老师给你们看的图片外还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阅读教材,注意图3.1中各水体所占的比例。[学生讨论回答]略。[板书]1.水体类型[教师引导]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是多少?(冰川,2/3)淡水中我们通常利用的淡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板书]2.陆地上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显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教材图3.2)。2014年春季乌鲁木齐地区教师资格认定测试教案高中地理必修1[教师]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学生]高山冰雪融水、湖泊水、大气降水与地下水等水体。[教师]李白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黄河之水”究竟从哪里来呢?[学生]回答略。(教师提示:河流的水源有很多,按补给水量的多少,河流都有一个最为主要的补给水源;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还是很科学的)[递进]河流与湖泊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如果河流水位与湖泊的水位有差异,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么它们之间就会存在相互补给关系,能具体说说看看吗?[学生]一般情况下,如果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则河流补给湖泊;反之,湖水补给河流。[教师]由此可以看出,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教师]长江流域有很多的湖泊,如洞庭湖、潘阳湖等。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写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生动地描绘了昔日八百里洞庭的浩瀚壮观。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增多,实施大面积的“围湖造田”以扩大耕地,增加粮食,洞庭湖萎缩。如今,国家又实行“退田还湖”的政策,恢复千顷洞庭的局面,你能利用水体互相补给的原理说说为什么吗?(教师提示:洞庭湖是长江非常重要的水位调节器,在长江洪水期间能储洪防灾,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在长江枯水期间,洞庭湖又像海绵一样,把吸入的长江水再缓缓还给长江,从而维持长江主航道的水位,确保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正常航运)[学生总结]洞庭湖对长江具有削峰补枯、储洪防旱的作用。[递进]李白看到滚滚黄河水一路东去,感叹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回”了吗?[板书]二、水循环

努力****梓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