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舞蹈教案 第一篇:舞蹈教案授课舞目:11级------偶丫(福建地区)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提线木偶的特点2、通过学习,能掌握组合的动作,体现舞蹈似人似偶的独特舞蹈风格。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及身体的协调性。4、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法、讲解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2、采用“欣赏——讲解——模仿练习”相结合的动作训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舞蹈动作的要领。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提问、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克服传统的一味“传授式”“训练式”的教法。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3、分层教学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因此要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先天条件、个体差异性和性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体现“区别对待”原则。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身体素质,将她们分为三组(提高组、基础组、学困组),在教学中对不同的组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教法,安排适当的运动量。4、分组表演等方法教学难点:1、学生伙伴之间的配合2、关键动作的到位加以夸张表现,让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及创造力。关键动作:点指碎步、点指单步、涮腰短句(坐式、立式)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基本素质训练2、趣味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和伙伴组队发挥想象力摆造型动作,为之后的舞蹈做铺垫。(同时鼓励做得好的学生,并展示给全班同学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学习舞蹈组合----偶丫1、先让学生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听听跟我们以前所学的有什么不同。2、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再一次听音乐并打出节拍,感受音乐中舞蹈的乐趣。3、教师讲解舞蹈内容舞目:偶丫,福建地区的舞蹈,提线木偶古称“悬线木偶”,是由操作的弦线而来。这个舞蹈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特色,区别于传统的舞蹈形式,表演者拉动丝线由丝线木偶的动作翩翩起舞,展现了似人似偶的独特舞蹈风格。4、讲解关键动作:点指碎步、点指单步、涮腰短句(坐式、立式)并做出规范动作,学生模仿,提示学生模仿被丝线拉动得小木偶在翩翩起舞,要求动作夸张,碎步要小而碎,并且动作夸张要有造型感。5、复习小碎步练习,前后排交替的做左右移动。6、学习出场动作点指碎步。7、复习涮腰动作,学习涮腰短句。8、学习关键动作短句。9、找出重点:学生找出一样的动作,身体的体态有什么不同。10、学生自己训练学习分几组,注意之前所学习的造型动作。11、集体训练,跟着节奏音乐练习,找出优秀的学生示范,找出她的优点,不足,相互交流,学生自己找毛病。12、教师检查,分析讲解示范练习,再次跟音乐练习,集体练习,注意身体姿态,分小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教师讲解节奏力度,速度集体分组表演交流。四、短句组合1、复习小碎步,小而碎。2、教师示范讲解,伙伴中的配合动作,学生练习,注意节奏速度3、整体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交流,个别,集体,分组练习五、小结我们进行了一些一系列的训练,可能许多同学还感到有些难度,但我相信,只要你肯练,日积月累,你终会锻炼出优美的舞姿!许璐2015.5.2第二篇:舞蹈教案教学时间:第一周培训人数:低年级舞蹈班学员教学内容:1,认识身体各部位,方位,训练站姿,认识脚位;2,基本舞步训练(一)。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为以后的基训做好准备;2,在训练站姿中,认识各个方位,为小组合的练习做好基础;3,学习正部位半脚掌,交替半脚掌,流动半脚掌。教学重难点:1,记住方法及各种脚位的正确要领;2,能按要求完成动作。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师生相互认识,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及本节课的训练内容。三,训练站姿1,老师说出要领及要求,指导学生以正确的站姿表现;2,在训练站姿中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3,在不同的方位练习站姿,从而认识各个方位。四,认识脚位并做一做1,老师讲解并示范:正部位,一字位,大八字,五位。2,指导学生练习;3,请学生单独做,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五,复习一遍学习内容六,小结。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学习正步位半脚掌,交替半脚掌,流动半脚掌。1,老师讲解并示范正步位半脚掌:踝关节尽量向上推起,上身向上拔起,两个肩下沉;交替半脚掌:注意重心的转换和踝关节的松驰,后背向上拔起;流动半脚掌:走的时候要注意平稳,踝关节要注意松驰。2,指导学生练习3,指导学生合着节奏练习三,小结。课后小结:学生程度不一,年龄相差有一定距离,应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程度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对待。第三篇:舞蹈教案小鼓执教班级:二年级执教者:李春光一、教材分析“小鼓”组合源于“快乐小舞星教材”它倡导快乐、健康、科学的教学

努力****星驰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