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色彩的心理感受.docx / 文档详情
色彩的心理感受.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9万字
约50页
0
4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色彩的心理感受.docx

色彩的心理感受.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色彩的心理感受

第一篇:色彩的心理感受色彩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讨的内容。当你看到色彩时,首先会勾引起对生活的联想与情感作用。海洋、冰雪,给人的感觉是清凉寒冷的,阳光、烈火却给人以温和的感受。紫红色富有刺激性,能使人振奋精神,注意力集中。蓝色来自天空、大海,它给人一种心胸开阔,文静大方的情操,它又能使人受到诚实,信任与崇高的心理熏陶。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常常给人一种祥和博爱的感受,它能令人充满青春活力。黄色是太阳公公的本色,它饱含智慧与生命力,让人显得年轻有朝气。看到白色,使人觉得纯洁可爱,红色的热情让人有一种勇敢的冲劲,它能鼓舞人的情绪。而紫色却是神秘充溢着高雅的灵性,黑色则显得阴沉老成。俗语说:“红配绿俗得哭”,“黄配紫丑得死”等等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人们对颜色的心理感受所引起的心理健康影响无所不在。美国人的色彩意向微妙而多趣,他们每一个月都有一种代表色,一月月灰色,二月月藏青,三月月银色,四月月黄色,五月淡紫色,六月粉红色,七月蔚蓝色,八月深绿色,九月金黄色,十月月茶色,十一月月紫色,十二月月红色。这些消费者的色彩心理大大引起了美国商业高度重视。一、色彩生理理论1、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从生理学上讲,人眼晶状体的调节,对于距离的变化是非常精密和灵敏的,但是它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对于波长微小的差异就无法正确调节。眼睛在同一距离观察不同波长的色彩时,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内侧映像;波长短的冷色如蓝、紫等色,则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因此暖色好像在前进,冷色好像在后退。色彩的前进、后退感除与波长有关,还与色彩对比的知觉度有关,凡对比度强的色彩具有前进感,对比度弱的色彩具有后退感;膨胀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收缩的色彩具有后退感;明快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暧昧的色彩具有后退感;高纯度之色具有前进感,低纯度之色具有后退感。色彩的前进、后退感形成的距离错视原理,在绘画中常被用来加强画面空间层次,如画面背景或天空退远可选择冷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减弱;为了使前景或主体突出应选择暖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加强。前进色和后退色的色彩效果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广告牌就大多使用红色、橙色、和黄色等前进色,这是因为这些颜色不仅醒目,而且有突出的效果,从远处就能看到。在同一个地方立两块广告牌,一块为红色,一块为蓝色。从远处看红色的那块要显得近一些。在商品宣传单上,正确使用前进色可以突出宣传效果。在宣传彩页上,把优惠活动的日期和商品优惠的价格用红色或黄色的大字显示,会产生一种冲击的效果,相信顾客都无法抵挡优惠价格的诱惑。在化妆界,前进是和后退色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合理的应用色彩可以帮助化妆师画出富有立体感的脸。可以制造立体感和纵深感的眼影就是后退色。插花艺术中,前面摆红色或橙色的花,后面摆蓝色的花,可以构成一种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画面。据统计,在各种颜色的汽车中,发生交通事故比率最高的是蓝色汽车。然后依次为绿色、灰色、白色、红色。蓝色是后退色,因而蓝色的汽车看起来比实际距离远,容易被其他汽车撞上。2、色彩同化与色觉守恒色彩同化当某一色被其他色所包围时,如果被包围的色在色相、明度方面与包围色非常接近,或者两者面积对比十分悬殊,被包围之色面积很小,那么,被包围之色就会被包围之色“吃掉”,这种色彩现象称之为色彩同化。其原因是色彩对比的视觉刺激值小于视觉的可见值。例如,在大面积浅黄色背景上配以与此色明度非常接近的浅橙色,橙色在视觉上不起作用。再如,在大面积绿色背景上,配以针尖般大小的红色,虽然红绿互补,对比强烈,但是由于面积过分细小,使眼睛难以发现红色的存在。因此,色彩构成时应恰当地调节各色之间在色相、明度、纯度以及面积比例的对比度,充分发挥各色的视觉作用,避免发生色彩同化效应。色觉守恒大脑对来自眼睛的视觉信息作出的色觉反映,有时并不完全是客观的,总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色彩成分。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由于光谱成分的变化,客观上应该改变其物理色彩效应,但是人们仍会以生活经验中听积累的色彩记忆来判断它。人们长期以来把阳光照射作为确定物体色彩标准的所谓“固有色”的印象是不可忽视的。色彩学上称这种主观色彩现象为色觉守恒。例如,强光照射下的煤炭和晚间微弱光线照射下的棉花,从光学物理角度上讲,在明度上强光照射下的煤炭的“黑”比弱光照射厂的棉花的“白”要亮的多,然而人们仍会固执地认为煤炭是“黑”的,棉花是“白”的,因为色彩感觉常常受到黑色煤炭和白色棉花的生活色彩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色彩的心理感受

文档大小:4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