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艾滋病检测点标准操作规程(参考范本) 第一篇:艾滋病检测点标准操作规程(参考范本)HIV抗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1、目的:为了规范本卫生院艾滋病检测点的正常运行,保证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准确,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卫生院艾滋病抗体检测从标本的采集、处理、检测到报告的全过程。3、职责:各检测工作人员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本院艾滋病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检测活动全过程及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4、标准操作程序:4.1样品的采集和处理4.1.1样品的采集:4.1.1.1血清样品采集:用真空采血管抽取5mL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小时,待血清凝固和血块收缩后在用4000rmp离心15min,吸出血清备用。4.1.1.2抗凝血样品采集: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管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反复轻摇,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备用。4.1.1.3采样注意事项:4.1.1.3.1采集样品应按临床采血技术规范及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4.1.1.3.2采集标本时应注意安全,直接接触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血液和体液的操作应戴双层手套。4.1.2样品的保存: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存放与-20℃以下,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可存放于2-8℃。4.1.3样品的运送:4.1.3.1实验室间传递的样品应为血清或血浆,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运送全血。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编号或受检者姓名、种类、采样时间。4.1.3.2将试管放入专用带盖的容器内,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在试管的周围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碰碎。4.1.4样品的接收:4.1.4.1含有感染性样品的包裹必须在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的实验室内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打开,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4.1.4.2核对标本与送检单,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及遗漏。如发现遗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样品移出、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同时还要报告有关领导和专家。4.2检验方法和步骤4.2.2快速检测法(胶体金法)4.2.2.1原理采用胶体金免疫技术和层析原理,定性测定血清样本中的HIV1+2抗体。4.2.2.2操作步骤4.2.2.2.1将标本平衡至室温。4.2.2.2.2将所需数量的测试卡从包装盒中拿出平衡至室温,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并编号(与样本编号相对应)。4.2.2.2.3用微量加样器取试剂说明书规定的样本血清或血浆,加到测试卡的加样处。4.2.2.2.4在试剂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观察结果。4.2.2.3结果判定:4.2.2.3.1阳性:在检测区和对照区位置出现两条紫红色条带。如果检测区的条带隐约可见,建议对该样本重复试验,并使用其他厂家的试剂确认。4.2.2.3.2阴性:只在对照区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4.2.2.3.3无效:对照区未出现紫红色条带。4.2.2.3.4注意: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论测试区内的色带颜色深浅与否均应判为阳性。4.3仪器的使用和维护4.3.1设立常用仪器的维护制度,以保证正常运转;根据使用情况更换必要的部件:4.3.2冰箱定期检查温度并作好记录,必须每天检查和记录冷冻和冷藏室的温度。4.3.3定期检查其他仪器设备。4.4HIV抗体筛查结果的记录、解释与报告4.4.1筛查试验呈阴性反应出具HIV抗体阴性报告。4.4.2筛查试验呈阳性反应,可出具“HIV抗体待复检”报告,不能出阳性报告。同时应尽快进行以下处理:4.4.2.1填写HIV抗体筛查报告,经检测者、复核者和签发者审核签字。4.4.2.2尽可能重新采集受检者的血样。4.4.2.3将二份血样(或仅原血样,特指无法采集受检者血样时)连同HIV抗体筛查报告一并送当地艾滋病筛查实验室。4.4.2.5做好检测后咨询。4.5保密程序4.5.1要有专人负责妥善保存各种实验记录,不得擅自修改和销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向无关人员或单位提供任何情况。4.5.2检测的阳性结果不是最终结果,应及时做进一步确认,HIV抗体检测点不能出具HIV抗体阳性的结果报告,更不能告知受检者本人。4.6实验室的清理和消毒4.6.1带入和带出实验室的物品4.6.1.1对所有带入实验室的物品都应进行检查。含有测试样品的包裹应在实验室的专用实验台上打开。4.6.1.2将HIV测试样品转送其他实验室时,应防止对人员和环境的污染。护送样品的人应明确接收地点和接收人,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应及时确认样品已送达指定的实验室,被转入安全位置并得到妥善处理。4.6.1.3污染或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4.6.2减少利器的使用4.6.2.1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等利器,如果必须使用,在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刺伤或划伤,并应对用过

书生****a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