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苏州博物馆(最终版).docx / 文档详情
苏州博物馆(最终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1万字
约20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州博物馆(最终版).docx

苏州博物馆(最终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州博物馆(最终版)

第一篇:苏州博物馆(最终版)古风今释看苏博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中的代表作,其拙政园,狮子林,更是为世人所熟知,然而在这些古典园林之中,一座新兴起的园林式建筑独树一帜却又巧妙的融合其间,成为苏州新时代园林的代表作,这就是位于苏州市东北街的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建立1960年,后于1999年由苏州市文化局向市委、市政府提交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报告,直至2006年10月新馆建成,前后历时七年,其设计者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藏品1.5万多件,以古代书画、瓷器、工艺、出土文物、革命文物及地方特色藏品如苏绣等为主;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建筑环境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既符合保护历史建筑群环境风貌的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园林、庭园空间将其和古建筑群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使新馆与城市完美的交融在一起。白色粉墙是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建筑的‘灰瓦粉墙’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新博物馆的屋顶将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进行了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屋顶包边采用灰色花岗岩包边,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进入到正门,正对面的是博物馆的中央大厅,中央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大厅为八角形,它的设计理念是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中所常用的几何形状进行转变后所做的重新的诠释,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大厅内设一个人造瀑布,整体造型贴合墙面,给人大气之感;水声潺潺中又很好地从听觉效果上让游客切实体会到自己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瀑布之下的水池中,更是有锦鲤嬉戏,一派生机盎然之感。馆内采用的特别角度的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使室内没有直射光源。此种设计保证了藏品即不会被光线照射,也使得馆内不是全封闭的灯光照明,使游客置身其中不会有刺眼或憋闷的感觉,可以从任何角度都能完美的欣赏藏品,而不会被光线所干扰。同时也保证了在夏天不会因为阳光直射造成的过高温度而导致发生消防灾害。馆内地面整体采用青色石板铺设,台阶采用双侧上卷的整块大青石板,显示出大气和精巧,馆内走廊皆有小窗,映衬外部景致,或竹林掩映或古树参天,无不透露出精致之美。创新的园艺是新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厅北侧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主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东侧以连廊连接忠王府,使得新旧园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据说主庭院的设置是最让贝聿铭煞费苦心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1/5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水内养殖锦鲤莲花,更是显出一片生机勃勃;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从东到西片石逐步增大的设计,更是仿佛给人一种波浪拍击墙面的感觉,仿佛拙政园内的水浪透墙而过,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庭院后连接忠王府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苏州博物馆(最终版)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