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北京研讨会 第一篇: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北京研讨会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北京研讨会课例评介——在2002—2003学年上学期课改讲座上的讲稿市教研室陈明时2002年11月21日至24日,我参加了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北京研讨会,会上,听了四节课:诵读课、阅读课、专题讨论课、作文指导课。这四节课,经专家评点,现介绍给大家。第一节:诵读课。会议定名为“诵读示范课”。授课教师是无锡市锡山中学特级教师唐江澎老师。课题是《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在苏教版课本第一个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中。这一专题,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要求课内外结合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唐老师上的这节课,是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的示范课,并非根据编者的意图来上的。这节课的要点是“心悟口诵”。“心悟”,即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分三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感受文本”。了解保尔在何种环境下思考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是包含人怎样活着和为什么活着这两个问题。这是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初步理解基础上进行诵读)第二层,“感悟人生”。让学生思考自我的生命意义,“我”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接着,对比思考保尔的生命价值。这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理解基础上进行诵读)第三层,“直面死亡”,让学生换位思考如何使宝贵的生命更有意义,深切体会保尔名言的含义。所谓换位,即假如你是保尔,或者是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面对死亡,你会怎样?这是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更深入理解基础上进行诵读)在“心悟”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诵读,教师点拨、引导。“口诵”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层,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方法:标注。第二层,深读。要求:把理解的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方法:写诵读脚本(即借鉴一些著名艺术家的做法,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记录阅读的感悟与表达的设计,给自己的诵读以提示)。这节课是示范课,专家未给予点评。笔者评介:唐老师的这节课确实起到示范的作用。诵读应基于学生的理解,尊重学生的理解。诵读课不是朗读技法的简单传授,要防止漠视个人理解的技术性指导。超越个人理解,只在高低、停顿、轻重、快慢等声音方式处理上进行指导,甚至用统一的符号来标注诵读文本,只会导致机械的、僵化的朗读。诵读追求“声情”并茂,就是要在自我理解与感悟上才能做到。唐老师在课堂上,既听学生怎样读,也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读。他自己在示范诵读之后,说了一句:“这也只是我理解后的朗读。”“诵读脚本”的做法,可以仿效。第二节:阅读课。会议定名为“阅读研究课”。授课教师是北京海淀区八一中学孙静书老师。课题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举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情感铺垫。1、教师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为导语,引出“香港回归”这一民族盛事。2、学生借助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发表对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的见解。3、教师归纳、小结,揭示香港的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调动学生阅读本文的积极性。第二环节:指导阅读。1、明确阅读任务:(1)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2)找出可以激发自己民族自豪感的语段。2、播发课文朗读录音。3、引导学生从概括课文内容入手,了解本文的新闻结构。4、小组讨论,推敲饱含深情的语句,选择一个语段,写成“诵读脚本”。5、每组推荐一个代表,展示诵读脚本。同时,自荐或推荐别人,模仿播音员进行诵读表演。6、教师小结。第三环节:布置作业。上网收集本周国内新闻,写一篇《七日要闻综述》。专家(潘仲茗,中央教科所。下同)点评:这篇课文写的是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背景深厚,课文篇幅长,把这节课作为公开课,有胆量。课堂设计思路清晰。作业《七日要闻综述》,延伸课堂空间,巩固学习成果。不足:全文播音10分钟,虽可以培养学生听力,但让学生自己读会更深刻一些。这一环节,可让学生读重点段。笔者评介:这节课是新闻阅读教学,用10分钟的时间听录音,确实没这必要。但作为课改研讨会上的公开课,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1)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中交流资料,这种广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2)诵读脚本的写作、展示、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对我们来说,是新鲜事,值得我们借鉴。(3)注重开展课堂上的学习活动,适当讲授新闻的文体特点(如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结合的较为满意。(4)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尤其是“课文分析法”,在这一节课中有所突破。第三节:专题讨论课。专题是《荷》,由北京市海淀区十一中学张洪旗老师上课。教学过程:一、议荷,设题讨论。1、依据教材和你所收集到的材料,谈谈你所了解的荷有哪些特点?学生发言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和课件。2、人们喜爱荷,是因为它有许多价值,你更看中它的实用价值还是精神价值?荷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为什么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都喜欢吟咏它?(明确:由物质想到

Ma****57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