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药学微生物学期末归纳总结 第一篇:药学微生物学期末归纳总结二、名词解释(20分)1.异染颗粒_____________胞质颗粒中含有一种主要成分为RNA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其嗜碱性强,经亚甲蓝染色后着色较深,叫异染颗粒,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2.菌落__________由单个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落,称为菌落。3.条件致病菌____________有些细菌在人体皮肤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寄生、增殖,当条件改变或因宿主免疫功能下降时引起致病。这类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4.肥达试验___________将已知的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和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的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通过检测抗体滴度的高低和初期、恢复期抗体的增长程度来诊断伤寒和副伤寒。5.汹涌发酵____________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时发酵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封闭的凡士林冲至试管口等现象。6.卡介苗___________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含胆汁、甘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上百次的接种,历经13年的传代培养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可使人获得对结核病的免疫力。7.菌群失调____________正常菌群之间的数量和组成发生明显的改变称为菌群失调。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8.SPA________即葡萄球菌A蛋白。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动物的lgG分子的Fc受体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争夺Fc段,降低了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起到了协助细菌抗吞噬的作用。9.SSPE________即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一种以白质和灰质损害为主的全脑炎。由缺损型麻疹病毒慢性持续感染引起的一种罕见的致命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衰退性疾病。10.转导______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形状。这样的方式成为转导。11.HBsAg__________即乙肝表面抗原。存在于Dane颗粒表面、小球型颗粒和管型颗粒中,可大量存在于感染血清中。是HBV感染的重要标志。12.内基小体________是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可在胞质内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嗜酸性颗粒,称为包涵体,或内基小体。具有诊断价值。13.细菌的L型_______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在某些理化或生物作用下被破坏或抑制,但在高渗的环境中仍可存活。称为细菌的L型。14.质粒__________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其结构为闭合环状双链DNA,可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并具有独立自我复制能力。15.半数致死量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或感染的最小微生物或毒素的量。16.基因整合___________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病毒基因组的DNA片段可插入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这种将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基因组重组的过程,称为基因整合。三、简答题(50分)1、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答:外毒素-大部分来源于革兰阳性菌,少部分来源于革兰阴性菌;大多数由活菌分泌释放;其本质是蛋白质,不耐热受热易分解;抗原性强,经甲醛处理可获得脱毒的类毒素;毒性强,对组织细胞有选择性毒性效应,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内毒素-主要来源于革兰阴性菌;大多数由细菌裂解后释放;其本质是脂多糖,耐热受热不易分解;抗原性弱,经甲醛处理不能获得类毒素;毒性较弱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休克等临床表现。2、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及其特点?答:荚膜-不宜染色,具有抗吞噬、粘附、抗有害物质损伤等作用。与细菌致病性有关。鞭毛-菌体上附着的细长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具有特异的抗原性。与细菌致病性有关。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前者与致病性有关,后者与遗传物质的传递有关。芽孢-由革兰阳性菌形成,是细菌的休眠体,有助于鉴别细菌,抵抗力强。3、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答:1.细菌产生灭活酶,即钝化酶的产生2.作用靶位的改变3.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4.细菌主动药物外排机制5.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4、狂犬病的预防和补救措施?答:预防-捕杀野犬,加强家犬管理并注射犬类狂犬疫苗。补救-1.清洗伤口,用20%肥皂水、0.1%消毒剂或清水清洗伤口,并用酒精消毒。2.被动免疫,在伤口周围注射高效价的狂犬病病毒抗血清。3.主动免疫,早期接种疫苗可预防狂犬病的发病。5、破伤风梭菌致病的治病条件及产生机制?答:在局部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如伤口窄而深,有泥土或异物感染,大面积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出血等,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形成厌氧微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的形成。机制:破伤风梭菌没有侵袭力,只在局部
一吃****春艳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高平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综合题(三)物理试题.doc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3月份两校联考物理试题.doc
迪庆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31).doc
赣州市红旗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莆田秀屿下屿中学2023年高三高考考前指导卷(2)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岩高中2023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新起点考试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一中2022-2023学年5月高三联考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三联考物理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