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解说词.docx / 文档详情
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解说词.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4.2千字
约7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解说词.docx

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解说词.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解说词

我是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莫河!这里是柴达木的东大门,是进入青海腹地、进藏的必经之地。既然来到青海,就要对青海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才不枉来青海一趟。莫河,有山有水有森林,被誉为海西州的小江南、茶卡地区的后花园,特别是夏天竟然没有一只蚊子,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凝聚着柴达木精神的根和魂,接下来大家随着我的讲解回顾柴达木的历史: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解放前叫做“莫河骆驼选育场”,马步芳的一个骑兵营驻扎在这里,当时有1千多峰骆驼,主要作用是把茶卡盐湖的大青盐往西宁等地运输。1949年青海解放后,这片土地由中央政府接管,直到1955年莫河骆驼场建场时重新利用这片土地。那么莫河骆驼场1955年建场之前是做什么的呢?它的前身是1953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的“西藏运输总队”。当时为什么要成立“西藏运输总队”呢?是因为驻守拉萨的解放军部队和政府工作人员有3万人,每天需要粮食4万5千斤。这么多人坚守到1953年的时候,粮食严重短缺,每人每天只有4两伙食,而且存粮不够4个月。同时西藏的高层反动势力还恶意的哄抬物价,想把解放军困死在拉萨。当时物价高到一个什么水准呢?8斤牛粪1块袁大头,1斤食盐需要8块袁大头,1斤面粉需要1斤银子呐!形势危急,意味着好不容易解放的西藏快守不住了,西藏向北京告急。中央命令西北军政委员会紧急成立了“西藏运输总队”,其实是2万8千峰骆驼组成的一个骆驼运输队。“西藏运输总队”前后历时15个月时间,总共给西藏运粮400万斤,大大缓解了西藏的粮食供应紧张局面,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骆驼死伤过于惨重。据当时官方统计,全中国总共也就20万峰骆驼,但是因为进藏,把强壮的、驯化好可以运输粮食的骆驼几乎消耗殆尽了。所以我们“西藏运输总队”的政委慕生忠就给彭德怀司令员打报告,就说:即便是全中国的骆驼死光我也无法保障西藏的后续粮食供给,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副总理的批准,修建青藏公路提上了日程。那么青藏公路具体是谁来修建的呢?就是莫河骆驼场的1200名老驼工,随同慕生忠政委的24名干部,用了7个月零4天,贯通了青藏公路。从1954年5月11日动工,到1954年12月15日贯通青藏公路,并于1954年12月25日在拉萨举办了盛大的康藏青藏公路开通典礼,随后1955年初,完成历史使命的“西藏运输总队”解散了。“西藏运输总队”政委慕生忠同志带领部分驼工在格尔木组建了“青藏公路管理局”,具体负责青藏公路沿线的公路管护工作;“西藏运输总队”的副总队长张子林同志带领剩余的驼工和残留的7千余峰骆驼,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国营驼场——莫河骆驼场。当然当时不叫“莫河骆驼场”,而是叫“国营青海省柴达木骆驼场”,属于青海省直管企业,一直到1979年才移交给海西州,归海西州农牧局管理,近两年因为体制改革,现在归属海西州国资委管理。当时全中国强壮的骆驼几乎全部死光,源于在1953年“西藏运输总队”运粮进藏之前还有两次进藏历史。第一次是1951年5月23日,随着《十七条协议》(即《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署,意味西藏和平解放了。根据协议解放军必须进驻西藏,全国分四路进藏。青海这一路进藏部队是十八军独立支队,司令员是范明将军,政委是慕生忠将军,这也是慕生忠同志第一次进藏。当时护送这只部队运输武器弹药和粮食就有莫河骆驼场的老驼工拉着青海骆驼进藏的。第二次是1951年年底十世**要返回西藏,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习仲勋同志专程从西安赶到西宁,他是代表毛主席、代表党中央给十世**送行的。护送十世**进藏的又是莫河骆驼场的老驼工拉着青海骆驼进藏的。总之,进藏有三次。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三次进藏中,我们的莫河老驼工和青海骆驼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建立了多大的历史功勋。第一次进藏:十八军独立支队进藏,当时组织了强大的后勤保障队伍,由565名干部战士、577名驼工、1130匹马、1700匹驮骡、1300峰骆驼、7000头牦牛组成了驼骡大队、牦牛大队。庞大的运输队伍驮着大量的粮秣军需物资,浩浩荡荡,于1951年8月上旬随军进藏。路上,历经千辛万苦,12月1日到达拉萨。2800多匹骡马死得只剩400多匹,1300峰骆驼还剩800多峰,牦牛适应高寒能力强,路上有损失有补充,还保持7000多头。其中到黄河源沼泽区时,当天陷进沼泽牺牲了20多名驼工和战士,数百匹驼马再也没能走出沼泽区;吃毒草死掉了1千多匹骡马。死伤惨烈是因为走得南线,一会儿看进藏线路图,进藏有三条线路。南线最大的特点是横贯三江(青海是三江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水流量大、沼泽区一片连着一片。第二次进藏:十世**进藏,护送进藏的又是莫河老驼工拉着青海骆驼于1952年1月中旬开拔,跋涉1502公里,于19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解说词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