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蜀道难教案定稿 第一篇:蜀道难教案定稿《蜀道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文章的主旨。2.学习作品中描写《蜀道难》雄奇险峻的写作手法。3.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体会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的艺术风格。教学重点: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内容、作用和情感。教学难点:1.领会作者的写作寓意。2.赏析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教学方法:问答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六万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失踪,三十七万多人受伤啊,发生这样大的灾难后,第一要做的事情什么?(救人),是的,救人,可是在救灾前期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救援队与救援设备无法在第一时间进入受灾的山区,营救那里的受灾群众。为什么?因为四川多山,连绵起伏,高峻险要,在平时是旅游胜地,而在此刻变成了营救工作的最大障碍。在如今科技如此发现的情况下,进山还是这么难,更何况在一千多年前唐朝呢。现在我们就跟随李白一块去蜀道走走吧!二、课文初感1.听名家朗读,赏蜀中风光。2.提问:看完刚才的风景图片,你对蜀道这个地方有何印象?(学生发言)李白的想法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先去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内容。三、整体感知内容。1.疏通文意,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或语句。2.齐读课文,回答刚才留给大家的思考。(生答)参考: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比登天还难。究竟难在什么地方?四、理清思路,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1.分组讨论:找出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难的?分别找出表现这些特点的语句。2.第1组:“蜀道之难”第一难的是什么?(生答,多媒体显示:“高”)哪些语句描写了蜀道的“高”?(生答,多媒体显示)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的?3.“蚕丛及鱼凫,„„相勾连。”这一部分叙述的是什么内容?(生答,多媒体显示:蜀道的来历)小结:这一段文字向我们描述了蜀道过往几万年的闭塞历史以及原因,以及现在蜀道的由来,其来之不易,归根结底仍是因为高峻。现虽有路可走,但对常人来说实属难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4.第2组:蜀道的第二难是什么?(生答,多媒体显示:畏、险)何以见得?(生答,多媒体显示相关语句)小结:环境的悲凉和阴森,让行走于蜀道的人不禁毛骨悚然,脊梁发寒;而蜀道地势的险峻,又让人仰观时窒息压抑,俯瞰时胆战心惊。5.第3组:蜀道的第三难是什么?(生答,多媒体显示“惨”)6.讨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的三次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生答,多媒体显示参考答案)7.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蜀道之三难五、本诗寓意1.背景介绍:天宝元年,四十二岁的李白,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莲蒿人”,应诏赴京。但无奈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他受到了排挤,天真的诗人被“赐金放还”了,就在李白决定离京之际,结识了一个朋友,王炎。王炎也因久居长安,无所作为,准备到蜀中漫游,寻求官职,便请李白写诗留作纪念。李白想到王炎此去蜀道的艰难险阻,又想到自己仕进之途的坎坷崎岖,百感交集,思绪喷涌,写下了这首诗歌。2.作者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感慨蜀道之难,其用意何在?3.蜀道难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六、小结诗人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表面上写尽了蜀道的艰难,其实是穷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七、作业1.评评本文的艺术特色。2.背诵课文。第二篇:蜀道难教案一、设计理念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教诗歌时大多是按部就班地逐句讲解诗句、时代背景、主题内容、艺术手法,缺少对诗歌教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大家也都只能向分数看齐,形成了诗歌教学高考化这个尴尬局面,势必造成学生对诗歌的似懂非懂,难以感悟。要有所改观,教师心中必须要明确,语文学习是一个积淀的过程,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慢功出细活的事。另一方面要有科学的诗歌教学观念,要把诗歌当作诗歌来教,就要关注意象,意境,关注诗歌背后的人,关注诗歌的跳跃性,音乐性,内在节奏与外部节奏,把诗歌放在诗歌的平台上来教。二、教学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陶冶性情,追求高深情趣”而这一单元的诗歌教学,正是对这一目标的落实。本诗在字面意义上并不难理解,对于高一的学生在这一点上是可以把握的。高一的学生对古典诗歌虽有接触,但认识是表面的,朦胧的,对诗歌的鉴赏可能还会有些困难,特别是对诗歌鉴赏的方法上还不能做到得心应手。针对上述学生情况,结合本诗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品析“蜀道之难”,体会李白浪漫诗风。2.了解李白其人,感悟诗人情感。3.能够传情达意的朗读和背诵。三、教学分析和重难点《蜀道难》是《高中课标实验教材人

一只****呀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一种胃肠道超声检查助显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论《离骚》诠释史中的“香草”意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