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行政部工作流程 第一篇:行政部工作流程行政部工作流程日常办公用品采购入库流程:申购:申购人到办公内勤填写申购登记表,然后由办公内勤报行政部经理签审,申购金额超过100元的报总经理签审,然后由办公内勤告知采购员进行采购。入库:采购的物品转记帐员办理入库登记,并由记帐员根据发票核对采购物品,核对无误后开入库单,采购员携发票和入库单办理报销业务,否则不予报销。由办公内勤分类存放好采购物品,并及时告知申购人。记帐:记帐员根据发票和入库单记帐。日常办公用品出库流程:查库存:需用部门(个人)领用办公用品时,办公内勤先查看库存,有库存可办理出库手续;没有库存的及时办理采购。出库:需用部门(个人)领用办公用品,先到办公室内勤办理出库手续并登记转记帐员入帐,然后办公室内勤根据出库单严格出库。办公设施和特殊办公用品须由需用部门提申请单,报总经理和行政部经理审批后方可办理以上手续。招待流程:由接待人员告知办公室内勤具体招待任务,并在办公内勤办理就餐通知单,有办公内勤通知定餐人订餐,然后告知接待人,接待人拿就餐通知单到指定饭店就餐,没有就餐通知单的不予报销,饭店不予结帐。特殊情况先就餐的须由接待人补办手续。出差手续办理:有出差人填写出差申请单,报部门经理批准,然后转办公室内勤作考勤登记。需派车的有出差人告知办公室内勤派车并有出差人填写派车单,出差回公司后由驾驶员和出差人在办公室内勤办理出差手续。2008年2月22日第二篇:行政部工作流程行政事业部事务工作流程一、办公用品领用1、领用人根据有关办公用品清单及实际需要(见附表1),向本部门兼职内勤提出申请,由内勤统一向行政部签字领取。2、办公用品采购原则上由各部门向行政部提出申请后统一采购,特殊物品采购由部门领导及主管副总签字同意后另行购买。3、办公用品费用每月摊销一次,如费用超出预算,由财务部通知行政部暂停向该部门发放办公用品,并在下一期预算中扣除超出部分。4、员工离职时,应认真清点办公用品,到行政部填写交接清单并签字。5、公司办公用品每月1日、15日发放2次,其余时间如急需领取办公用品须部门经理签字确认。二、印签管理1、公司印章刻制均须报总裁批准,由行政部凭公司介绍信统一到公安机关办理刻制手续。2、下属企业和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申请刻制内部或对外用章,但须经总裁批准。3、各部门印章由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印章使用及保管须有记录,不能委托他人代管。4、用印人填写用印登记簿,注明用印事由、数量、申请人、批准人、用印日期。5、经分管副总裁在该表上签批后方可盖印。三、复印1、公司所有复印文档工作原则上由行政部统一负责,未经行政部确认,各部门不得私自拿到公司外复印。2、复印操作人应自觉在行政部复印管理台帐上登记。3、复印用纸、用墨费用根据实际用量每月随办公用品摊销,复印机维修费用根据比例每季度摊销。4、如行政部发现复印操作人未填写复印数量或数量不符,除责成其重新填写外,将限制该部门使用复印机,直至落实责任及相关处罚。5、任何人不得利用公司机器复印与工作无关文件,行政部一经发现,有权根据公司有关规章制度,通知人事部进行处罚。四、传真收发1、公司与外界联系需对方发送传真时,尽量要求对方注明本公司具体收件人,以便行政部及时分发。2、行政部收到传真后,在传真接收台帐上登记,并负责通知收件人及时领取及签字确认。3、行政部每月或每季度根据传真使用比例摊销费用至各部门。五、信件收发1、公司所有收发管理工作均由行政部统一负责。收发业务范围包括:文件、邮件、报刊、挂号、电报的发送、登记,以及特殊文件资料的递送。2、收发人员须根据相关文件资料填写收件登记簿、发文登记。3、收到信件资料由行政部负责通知收件人及时领取。4、对贵重物品、汇款、邮包,要进行专门登记,并及时通知个人签字领取。5、对投递错误的邮件,应及时退回或设法转移。六、名片管理1、公司名片格式统一化,由公司行政部依据企业形象规划并联系印刷业务。2、印制名片申请者填写名片印刷申请单,经部门领导签字后交由行政部负责印制。3、名片印制前需确认名片职务、职称、部门是否相符,姓名、联系办法等需确认无误。4、公务、客户名片须在公司内作为共享资源。5、自确认名片内容起,一周内到行政部领取。6、名片印制费用每季度摊销一次。七、公司设备申请流程为加强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杜绝浪费;参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管财字【2000】32号)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公司设备申请流程:(一)原则:讲究计划性和成本效益,以物质资源供给的有序性,保证公司职能的按计划完成:1.配发过程中,是否供应,供应多少,要以客观需要为依据,而不是单纯的级别;2.要考虑实际可能的收益(对工作的推动),而不是不计工本,不问效果,一定要保证重点,分清缓急,把有限的资

小沛****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