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西方眼中的“中国梦”.docx / 文档详情
西方眼中的“中国梦”.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4万字
约25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西方眼中的“中国梦”.docx

西方眼中的“中国梦”.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方眼中的“中国梦”

第一篇:西方眼中的“中国梦”西方眼中的“中国梦”吴旭2013-05-2412:34:00来源:《社会观察》2013年05月22日习近平,这位以沉稳、持重、自信、坦诚的个性风格被西方媒体所了解的中国“新当家”,在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公开讲话中,一“梦”惊人——以简简单单的三个中国汉字:“中国梦”,浓缩概括了新一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和目标。在他身后,是有着厚重和浓烈象征意味的“中国复兴之路”展览图片;在他旁边,站立着引领未来中国去造梦、追梦、圆梦的七人团队(用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的形象说法,这将是中国的“梦之队”);而在他面前,不仅仅是拿着话筒端着相机的随访记者,以及他们身后所代表的中国十几亿受众,还有着全世界几十亿双关注中国、聆听中国和探索中国的眼睛。“中国人开始做梦了”、“中国的新老板是个有梦想的人”、“中国敢于梦想了!”“中国的美梦抑或世界的噩梦?”从这一连串西方媒体报道的大标题中,你不难感受到一股迅疾而清晰的震颤,以北京为中心荡漾开去,在世界舆论场内形成了一连串共振与余波。在尚未确认应该将“中国梦”翻译成“China’sDream”(中国的梦),还是“ChineseDream”(中国人的梦)时,西方的媒体和受众已经开始在公共空间里剖析“中国梦”和“中国梦之队”了。梦想,既是人类共同共通的语言,又是通向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一把钥匙。在“中国梦”这个铭牌背后,无疑隐含着未来中国的发展路径和新领导人对于中国的角色定位。梦的起点细究起来,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梦”,发端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那一连串噩梦。中国国情教育中所谓的“百年国耻”,几乎凝成了一个民族羞于启齿,却又不能、不敢片刻忘怀的集体记忆和心灵创伤。其疼痛之深、其副作用之久远,贯穿影响了其后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起伏波折。而最具有临床实证意义的一个民族精神后遗症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梦想、狂想、空想都归于破灭以后,中国人不敢做梦了。要做梦,你必须先要睡去;而“东方睡狮”的头衔,无论如何不再是中国引以为傲的标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事求是”,从这些被改革开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们奉为圭臬的政治术语中,不难看出中国人从上到下对于“虚幻”、“缥缈”、“遥远”的梦想的刻意回避。然而,在埋头实干、励精图治了30多年以后,崛起的中国抬头四望,突然发现了“一览众山小”的震惊与快感;而与此同时,创造了“中国速度”的中国,似乎也忘掉怎么去做梦了。在一个泛物质主义盛行、拜金主义具有某种宗教感召力的社会大趋势面前,带有强烈精神诉求的“梦想”,在当下的中国,反而蜕变成了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奢侈品。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寓意着中国在两个层面的回归。一个层面,是历史的层面。中国终于可以摆脱像梦魇一样笼罩民族心理长达百年的阴影,以正常的心态,去憧憬和构建一个民族的远景承诺。物质的富足,使中国从“羡慕嫉妒恨”加上“屈辱挫败悔”的复杂心态中走出来。这是中国在主权意义上“站起来”以后,在精神心理上又一次真正地“站起来”。另一个层面,则是现实的层面。没有梦想的民族,终究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中国过去30多年的埋头前行,在屡创辉煌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心态变得功利,想法变得短视。正如涉及金钱的问题只能用金钱来解决一样,涉及精神层面的缺失也只能用精神层面的修复来完善。“中国梦”的提出,无疑正当其时,正对其症。但是,关于“中国梦”的起点,西方媒体和受众却有着自己不同的解读。首先,中国人习惯将近代历史的断代点,划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后。由此勾勒出的故事线,自然是一部中西方对峙抗争、中国屈辱落败的冲突史。而西方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和意见领袖们,则更多地将这个历史分水岭,或是划在“新中国”建立时的1949年,或是划在明末清初甚至更早。换句话说,中国政府所宣传的“爱国主义”,在西方的语境和历史参照系面前,失去了其挟带的情感力量和说服力。如果以1949年为起点的话,过去的60多年,中国经历了一个自我否定再否定的轮回——先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画地为牢,自我缠斗,然后是改弦更张,放开手脚,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整体跨越。因此,中国语境中带有强烈“民族复兴”的历史潜台词,在大多数西方人听来,失去了其逻辑论证的说服力。而如果以中华民族与西方世界初始接触的明末清初来论的话,中国所泛指的“中华民族”又因为满清帝国的外族身份,而变得纠缠不清;而所谓的屈辱,更显得言过其实——因为毕竟,满族当时所创立的大清帝国,无论从版图和疆域上,都超过前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对于这一次由中国政府主导的“筑梦”工程,西方媒体在大肆渲染报道的同时,也不无质疑和揶揄。其中,路透社的一篇评论就很有代表性。在“习在做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西方眼中的“中国梦”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