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方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上海开放大学 第一篇:西方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上海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一、选课对象《西方经济学概论》选修的对象是经济类专科,主要是金融专科和财务会计的学生。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课程4学分,课程学时数64。《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10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广播电视大学金融专业专升本《微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是在“经济数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它与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相矛盾,却在很大的程度上,符合和顺应经济改革的要求和趋势,也是经济类大专专业课程的基础课。《西方经济学》运用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逻辑和数学模型推导,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满足极大化,政府机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的条件、机制和手段。比较计划经济的运行,分析它的长短优劣与局限,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理论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专升本的学习奠定坚实经济学基础,自觉地拥护和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三、先修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经济数学后续课程:无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导言(2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产生、发展的简史。2.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3.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区别和联系及主要方法。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稀缺性及生产可能性曲线2.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2.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稀缺性与生产可能性曲线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难点: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区别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4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2.理解均衡价格及均衡价格的变化3.掌握需求量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二、内容要点第一节需求理论1.需求与需求函数2.需求定理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第二节供给定理1.供给与供给函数2.供给定理3.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第三节价格的决定1.均衡价格及形成2.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第四节价格对经济的调节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第五节对价格干预的市场结果1.限制价格2.支持价格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难点: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第三章弹性理论(4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分类2.理解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与税收的分摊3.掌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二、内容要点第一节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2.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第二节其他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及其分类2.恩格尔定理3.需求交叉弹性4.供给价格弹性及分类第三节弹性理论的运用1.需求弹性与总收益2.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与税收的分摊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难点:需求弹性与总收益;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与税收的分摊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4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欲望与效用;2.理解消费者剩余;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3.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二、内容要点第一节欲望与效用1.欲望与效用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定义第二节边际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消费者均衡第三节序数效用论1.无差异曲线2.消费可能线3.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第四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1.消费者剩余2.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难点:基数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第五章生产理论(4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生产函数;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2.理解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3.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分析二、内容要点第一节企业理论1.企业形式2.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1.长期与短期2.生产函数3.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4.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第三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1.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2.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分析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长期与短期的含义难点: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与等产量分析第六章成本与收益(4学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收益的概念2.理解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及相互间的

骊蓉****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