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1万字
约19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

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篇: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枣庄市农机局局长董德久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机械化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农机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农机化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大力发展先进农村劳动生产力目前,我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要针对目前我市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存在的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配套机械多、动力机械少,多功能复式机械多、单一功能机械少,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多、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少,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小型机械重复购置的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农机化促进法》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农机化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购机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带动农民群众投资发展农业机械化。要突出发展重点,统筹发展规划,引导基层群众和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优先发展一批先进适用的大中型复式作业机械,加快全市现有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更新换代,加快玉米联合收割机、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以及薯类收获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到各业机械的发展步伐,全面带动全市各业大中小型机械的快速协调发展,推动我市农业机械化由粮食生产机械化向农林牧副的发展,向产前、产中、产后的延伸,从而提高全市农机装备水平,全面提高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到2010年,全市农机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260万千瓦,各类拖拉机达到4.5万台,联合收割机5000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促进大批农村劳动力实现战略性转移。二、努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目前,我市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有效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农机部门要以实施农机科技化创新工程为重点,突破制约我市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各种“瓶颈”,提升农机科技水平,全面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一是主攻玉米生产机械化。目前,我市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是制约我市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我们从2003年起就在全市实施以玉米机收为主要内容的“3626”绿色计划。通过几年的推广,农民群众对这项技术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为进一步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步伐,我市计划从2006年起在全市实施“玉镰计划”,即利用四年的时间,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每年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200台,到2009年,使全市玉米收获机械达到1000台以上,玉米机收率达到50%以上。二是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技术的根本性变革,是一项重要的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目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项技术的推广工作,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要把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农机化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小麦、玉米机收工作的开展,重点抓好夏季小麦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玉米免耕播种、秋季玉米机收、秸秆覆盖还田、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等“一条龙”作业式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各级要强化宣传,争取支持,积极为这项工作的推广创造条件,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力争到2010年,全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面积达到80万亩。三是大力推广经济作物机械化。要在着力抓好小麦、玉米机收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一方面,抓好薯类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努力扩大薯类机械化收获面积,提高作业水平;另一方面,抓好设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逐步实现我市由粮食生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根本性转变。力争到2001年,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20%以上。四是大力推广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着力抓好粮食深加工,蔬菜脱水、水果保鲜、运输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实现由产前、产中服务向产后服务的转变。通过全面推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三、促进农村劳动生产力转移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民。在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众多和土地资源有限的矛盾面前,必须千方百计地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全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是大力发展农机销售、维修、作业三大市场,吸纳农村劳动力。开拓农机销售市场,培育农机修配市场,发展农机作业市场是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市农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