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计时双基练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篇:计时双基练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计时双基练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诗人梭伦说,旅行的目的是“看”,“看”就意味着增进对其他民族、文化和地方的了解与评价。这说明通过旅行可以()①感受文化的多样性②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③分辨民族文化的优劣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C.①④B.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多样性。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到其他地方旅行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故①②正确;③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④不符合题意。答案A2.2014年9月8日,备受全球华人华侨瞩目的“中华情·苏州月”——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在“苏州”市举行。众多明星齐聚苏州,为全球华人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这表明()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④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A.①③④C.①②③B.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人们表达民族情感、展示民族文化的方式,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③不合题意。同,②入选;“告别蛇年”打一机械名称(谜底:马达),是因为蛇年后面是马年,难以让不了解生肖文化的外国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这说明跨文化理解需要一定的条件,④入选;①③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的指向性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D5.习近平主席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下列做法符合上述主张的是()①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②借助文化渗透方式,推销本国价值观③防止经济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A.①②C.②③B.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习近平的讲话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平等交流,才能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故①④正确;②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是一种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错误行为,排除;③错误,经济决定文化,经济的发展必然影响传统文化。答案D6.当地时间2014年9月6日,2014俄罗斯“中国文化节”正式开幕。自1997年起,中俄双方开始互办文化节,目前中俄互办文化节已经实现机制化,成为展示本国优秀文化的平台。中俄互办文化节,是两国()①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能扩大各自文化的影响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使得中俄文化渐趋一致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③中华文化是其他民族文化的源头④文化多样性表现为民族文化的独特性A.①②C.①③B.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德化瓷器通过出口贸易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说明了①②;③观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文化传播,没有涉及文化的多样性,④与题意不符。答案A9.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江南国民党统治区进军,南下军人、干部及其家属约千万人之众南迁。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文化,包括新的习俗也随之向江南涌动。这说明()A.社会制度变革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B.思想运动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C.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传播D.文化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新文化、新习俗等,说明了人口迁徙对文化传播的作用,故C正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A错误。B、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C10.“HOLD住、伤不起”,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②大众传媒的传递、沟通、A.①②C.②③B.①④D.②④解析举办中国文化年的活动属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范畴,这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增进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故②③符合题意,故选项C正确。题肢①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题肢④不合题意。答案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4年6月,李克强总理对希腊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中国是东方文明的故里,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两大文明古国相距虽远,但一直有着令人惊讶的共性。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曾说过:“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两张面具,下面是同一副人类逻辑的面孔。”中华文明崇尚“坚忍不拔”“和而不同”,古希腊奥林匹克精神同样倡导“顽强拼搏”“和谐相处”。中国驻希腊大使在谈到李克强访问成果时说,两个相距遥远的文明古国以亲身经历生动地证明,人类只有包容并蓄,才有光明的未来。(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与希腊文化有

茂学****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