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docx / 文档详情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6万字
约45页
0
4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docx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第一篇: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一:名解/填空/选择/判断(我也不知道是啥)1.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设备通过网络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连接在一起,按照共同遵循的网络规则,配有相应的网络软件的情况下实现信息交换、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2.数据:传递(携带)信息的实体3.信息:数据的内容或解释4.信号: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编码),数据以信号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5.信道:传送信息的线路(或通路)6.比特:即一个二进制位。比特率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即数据传送速率)7.码元:时间轴上的一个信号编码单元8.波特(Baud):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波特率为每秒传送的码元数(即信号传送速率)。9.误码率:信道传输可靠性指标,是一个概率值10.数字信号:计算机所产生的电信号是用两种不同的电平表示0、1比特序列的电压脉冲信号,这种电信号称为数字信号11.模拟信号:电话线上传送的按照声音的强弱幅度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模拟信号,信号电平是连续变化的12.信息编码:将信息用二进制数表示的方法13.数据编码:将数据用物理量表示的方法。14.带宽:信道传输能力的度量。15.时延:信息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16.时延带宽乘积:某一信道所能容纳的比特数。时延带宽乘积=带宽×传播时延17.往返时延(RTT):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接收端的确认所经历的时间RTT≈2×传播时延18.通信的三个要素:信源、信宿和信道19.噪声:任何信道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会对传输的信号产生干扰,称为“噪声”20.数字信道:以数字脉冲形式(离散信号)传输数据的信道。(如ADSL、ISDN、DDN、ATM、局域网)21.模拟信道:以连续模拟信号形式传输数据的信道。(CATV、无线电广播、电话拨号线路)22.数字通信:在数字信道上实现模拟信息或数字信息的传输23.模拟通信:在模拟信道上实现模拟信息或数字信息的传输24.串行通信:将待传送的每个字符的二进制代码按由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依次发送的方式称为串行通信25.并行通信;利用多条并行的通信线路,将表示一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代码同时通过8条对应的通信信道发送出去,每次发送一个字符代码26.单工:数据单向传输27.半双工:数据可以双向交替传输,但不能在同一时刻双向传输(例:对讲机)28.全双工:数据可以双向同时传输(例:电话)29.基带传输:不需调制,编码后的数字脉冲信号直接在信道上传送以太网(局域网)30.频带传输:数字信号调制成音频模拟信号后再传送,接收方需要解调。通过电话网络传输数据31.宽带传输:把信号调制成频带为几十MHZ到几百MHZ的模拟信号后再传送,接收方需要解调。闭路电视的信号传输32.多路复用:多个信息源共享一个公共信道33.网络协议:在两个实体间控制数据交换规则的集合34.网络的体系结构:层和协议的集合被称为网络体系结构35.电路交换: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临时专用线路的过程。36.网络协议:两个实体间控制数据交换规则的在集合37.网络体系结构:层和协议的集合被称为网络体系结构38.域:是指某一类Internet主机的集合,它是管理一类Internet主机的一种组织形式。39.域名:是标识域的自然语言名称,它与数字型的IP地址一一对应。40.域名系统:是管理域的命名、管理主机域名、实现主机域名与IP地址解析的系统。41.文件传输:TCP/IP的文件传输协议FTP:负责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并且保证其传输的可靠性42.www基本概念: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基础,能够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43.HTML: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是一种用来定义信息表现方式的格式,它告诉WWW浏览器如何显示信息,如何进行链接。一份文件如果想通过WWW主机来显示的话,就必须要求它符合HTML的标准。44.主页:是指个人或机构的基本信息页面,用户通过主页可以访问有关的信息资源。主页通常是用户使用WWW浏览器Internet上任何WWW服务器(即Web主机)所看到的第一个页面。45.计算机网络安全:通过采用各种安全技术和管理上的安全措施,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其目的是确保经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和泄露等46.数据加密:是通过某种函数进行变换,把正常数据报文(明文)转换为密文。47.密码体制:是指一个系统所采用的基本工作方式以及它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即加密/解密算法和密钥48.对称密码体制:传统密码体制所用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49.非对称密码体制: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相同50.密钥:密码算法中的可变参数。改变了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文档大小:4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