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认识几时几分的教学反思 第一篇:认识几时几分的教学反思以前教一年级的时候,教过认识时间,我还记得那个时候,为了让学生认识几时几分,特意做了两个钟面贴在黑板上,并且把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写在黑板上,每天一换,为的就是他们能熟练的认识几时几分。最近在上认识时间,现在的教材把难度分割开了,在一年级学习了整时,剩下的二年级学,而且还是学习了乘法之后学习,难度减低了很多。那个时候为了12到5有多少小格,是用加法算的,算出了12到各个数字有多少小格,写在旁边,让学生背出来,现在学生知道了1个大格有5个小格,那么到数字几就是几个大格,用数字乘5就可以得到小格数,其实几时几分的一个难点就是几分,那就是小格的数量。有时候可以指到数字,学生也能很快的知道有多少小格,比如48分,学生可以5x9+3,也可以5x10-2,不过他们还是习惯5x9+3,但是至少他们可以很快的算出有多少小格。几时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几分就是分针从12到分针所在的地方有多少小格,就是几分。对于半时,以前是有一个课时的,现在对于7时30分,学生可以认识出来,这个里只要介绍这个我们还可以叫做7时半,30分钟是60分钟的一半,从钟面上看其实是左右各一半的格子数量,我们把这样的时间称为半时,半时也就是分针会指向6,很自然的就给学生介绍半时。以前我还有一个地方没讲好,就是钟面的时间是7时55分,但是很多孩子会认为是8时55分。我在讲解这之前做个些铺垫,1时=60分的时候,我用电脑演示时针和分针的动画给他们看,我第一遍让他们看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时针和分针都在动。第二遍我引导他们看分针,他们发现分针转了一圈,也就是60小格,就是60分钟。第三遍,我引导他们看时针,时针从12到1,走了1大格,也就是1时。第四遍在让他们都看,他们可以得出1时=60分。第5遍,我让他们再观察,分针在走的时候时针是走还是不走?第6遍,我让他们思考分针在走的时候时针是怎么走的?是慢慢的还是一下过去的?第7遍我让他们思考时针从12走到1要多长时间,60分钟,那就是慢慢得走的。5分钟可以走多少?很短。有了这些知识做铺垫,那么出现那种情况,我就问孩子们,8时55分很接近几时?9时,可是时针现在在8的附近,在5分钟之后,能一下从8到9吗?学生说不能,要60分钟。然后再给他们现实另外一张图片,时针还没有带8,所以是7时55分。虽然以后碰到这种情况可能还是学生会出现问题,但是不会像以前那样解释他们不明白。第二篇:《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时、分的认识,间隔5分钟的读写,时间的实际应用和经过时间的合理性。在小学阶段时间的学习共分三次:一年级的认识钟表;二年级的时和分;三年级的年、月、日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在时间的学习上,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共安排了3个例题,例1学习钟面的认识,包括钟面上的数字、大格、小格、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例2学习钟面上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认读及时间的表示方法;例3学习时间的实际应用和经过时间的计算。这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的。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因此,教学中一开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认识几时几分,在让它们操作拨时间。在教学难点时,接近整时的时间要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学生的生成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总之,认识时间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看钟面上时刻的方法,时针过数字几,就几时多,分针指着数字几要乘5才几分。不足的是这节课每个学生没有钟面模型,拨一拨的过程被省略了,学生只看老师的教具或课件,学生对钟面的时间还不是很深刻,容易遗忘。第三篇: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反思1认识时间对孩子们来说有点难度,时针刚过几时时,几时认不错,分针走了几分时,很多孩子弄不清楚,分针指向3,有的孩子认为是3分,没有理解分针走一格是1分,走了3大格是走了15分,分针所走的时间掌握的不好。在几时45分~55分左右时,孩子们在“时”时分不清楚了,比如:8时55分,很多孩子会写成9时55分,因为这时的时针看似已经指向9了,所以他就认为是9时55分。所以在讲解时进行反问:时针看着指向9了,那到9时了吗?不到9时,那其实是几时?8时多少分呢?最后总结看几时几分:先看时针,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这个时间就是几时几分。虽然给学生总结看时间的方法,但在实际的练习中还有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方法,不会看时间,需要多加练习,让每个孩子都会说。在讲时没有让学生动手拨,如果进行实际操作

论文****酱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