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大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第一篇: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大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大力统筹玉林城乡教育发展[摘要]解放思想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机制是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玉林市在深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对影响和阻碍教育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落后观念和陈旧制度进行大胆改革,对教育管理体制、城乡中小学校布局、城乡师资队伍建设、城乡职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通过创新机制,大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词]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统筹城乡教育玉林市是广西的人口大市、教育大市,是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联系点,是教育部首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10年,玉州区、北流市被自治区定为全区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县(市),陆川县被自治区定为全区县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县和全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县。全市现有中小学(幼儿园)2522所、中小学生(含幼儿园、中职学生)约125万人。其中,小学1472所,小学教学点1598个,在校学生63.53万人。普通初中234所,在校生29.98万人;普通高中(含高完中)58所,其中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8所、在建4所,在校生9.8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1所,在校生8.82万人,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中4所、省级重点职中5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1847人(含随班就读学生)。幼儿园755所,在园幼儿18.4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6%,小学生辍学率为0.76%;初中毛入学率104.46%,初中辍学率为2.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4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3.78%。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6.8万人。自全区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以来,全区教育系统迅速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热潮,着力破除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为推动全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教育事业赶超跨越发展。在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就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在“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中,玉林市在解决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着力探索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均衡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以新一轮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玉林教育的新跨越。一、解放思想,统筹城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体制建设是保障。一是创新和完善“市域统筹,以县为主,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和机关单位联系挂点教育工作制度、专题汇报制度等,切实加强对全市教育的领导,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二是以市域统筹角度科学谋划“城乡一体”的教育事业。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玉林市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10—2012年)》和《玉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加强了对全市教育的指导,为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三是不断完善政府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在财政收支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财政都按法定要求投入教育,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保证了财政对教育拨款的逐年增长和生均教育事业费、教职工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的逐年增长。例如,2011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46.16亿元,比2010年增加4.23亿元,增长10.1%,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40.70亿元,比2010年增加4.65亿元,增长12.9%,增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1年全市GDP为1032.47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3.94%,基本达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二、解放思想,统筹城乡中小学校布局,促进城乡学校布局科学化。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校点规划是基础。我市以《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为契机,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及学生变化趋势,按照“幼儿园小学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原则,制订《玉林城区教育用地和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0-2020年)》和各县(市、区)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并大力实施优化学校布局“三个集中”工程,促进村教学点向村

雨巷****怡轩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