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6万字
约28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docx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

第一篇: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南昌市绳金塔小学饶玮瑜摘要: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一、从生活中发现二、在生活中体验三、到生活中实践关键词:品德、社会、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孩子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离开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进行枯燥而单调的教育,那的确是死教育。如“绿化教育,节水教育,关爱教育,热爱学习教育,热爱劳动教育,友好相处教育,机智勇敢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等,都是生活中的主题,是“爱祖国、爱家园、爱人民、爱和平、爱生活、热爱生命”等这些大主题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把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孩子和老师一起创设教育情境,自主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这样,孩子们就真正成了教育的主体,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就真正激情激起孩子心灵的共鸣。一、从生活中发现“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儿童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资源,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了活动主题,在了解、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便会水到渠成。在《当发生危险的时候》一课教学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危险状况。如:火灾现场、溺水、煤气中毒、触电。然后问学生,“假如你们遇到这些危险情况,你会怎么样保护他人和使用什么方法自己脱离危险,要打哪个急救电话?”紧接着摸拟火灾和地震现场,请学生扮演当中的角色,演练逃生。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当发生危险的时候要振作,采取正确的方法救人和自救。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怎样注意安全,保护自己,从而学会健康、安全的生活。二、在生活中体验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这就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然而,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是非辨别能力差,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细腻起来。根据现代儿童自我意识强,可对他人确漠不关心的实际,我在家校联系本上看见一位家长写着:他的孩子在坐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看见上来一位腿脚不方便的人,并没有起来给他让座。就这件事,老师在上《伸出你的手》这一课时,针对公共汽车上让座的这件事,让学生发表看法。接着让学生模拟盲人或残障人士,亲自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那位不让座的学生受到了教育,羞愧地低下了头,大家也从中受到了教育。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老人、残疾人和贫困的人更需要大家关注,每一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应尽的义务。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大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这种源自生活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正确的道德情感。三、到生活中实践行为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不应只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结论,而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这就是“自主建构起内心道德标准。”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的认识。如在上《学会拒绝》这一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述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有阳光灿烂的地方,也有形形色色的陷阱。它们会使人不知不觉得掉下去,成为受害者。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陷阱呢?”学生回答:“抽烟、喝酒、赌博、吸毒、上黄色网站。”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在当今社会普及,有许多家庭都有电脑。丰富的网络世界,让我们充满乐趣,也把我们搞得眼花缭乱。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健康地运用网络,就会坠入网络陷阱。有资料报道:一高中生玩网上游戏,猝死在网吧中。又如:胡某非常喜欢玩网上的暴力游戏,但技术欠佳。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同学嘲笑他,于是,在网上“杀”红了眼的他,一刀把同学捅死。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懂得了迷恋网络的危害。班上有个学生由于迷恋网络,逃学。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大家听。与此同时,趁热打铁,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戒网瘾宣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搞一个宣传画册,向学校和社区的青少年作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具体做法:1、写一写戒网的宣传标语。2、画一画戒网的宣传画。3、写一篇戒网的讲演稿。学生只有经过了情感的体验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内心的道德标准。这就是生活的体验,学生把认识、观念等内化成行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