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评价标准 第一篇:评价标准教案评价标准规范性:1、按课时备课(数量)2、字迹工整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5、板书设计6、课后反思小结科学性(质量):1、教学目标设计明确、完整2、教学重点、难点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3、教学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4、板书设计合理5、课后小结要思得、思失、思改作业评价标准规范性:1、作业量合理2、.批改规范,有明确的对错符号3、.全批全改4、批改认真细致,准确无误,做到不错批、不漏批5、对于解答不完整、推理不严密,或不规范的作业应批示出6、批改后,学生对错题能够改错7、改正题教师要复批科学性:1、批改有评语,对学生有指导性2、教师的批语书写要工整、规范、准确,对学生有示范性。3、进行作业批改记录和分析,要有作业批改记录本。第二篇:评价标准国培研修平台评价标准一、县(区)指导教师职责与数据统计(未注明即默认为是整个项目期间)1.硬性数据:统计——所负责研修组的每一位参训教师的作业、文章和发帖阅读量达100%,作业点评要覆盖所负责研修组提交作业的50%以上。2.硬性数据:限制——每位指导教师只能在自己负责的研修组范围推荐作业。每模块推荐作业不超过6篇,每模块学习园地发帖推荐不超过6条。每个模块的推荐名额在模块学习完毕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直到用完为止,但是未用完名额不能用于其它模块。随笔与感言的推荐数量为“模块数乘以6”,研修全过程不分模块统一使用,用完为止。3.硬性数据:统计与限制——创建学习园地。每个县(市、区)每个学习模块必须且只能创建一期学习园地,每期学习园地至少设置一个话题。4.硬性数据:限制——在网络研修期间,推荐磨课计划数量不超过6个。在校本研修期间推荐磨课计划不超过12个。5.硬性数据:统计——在整个项目期间,在学习园地区发主题帖或者回帖共计不少于40条,其中网络研修期间20条,校本研修期间20条;6.硬性数据:统计——在问答区回应学员的提问共计不少于20次(不限区域),其中,网络研修期间10条,校本研修期间10条;7.弹性数据:统计——学习园地要在模块学习开始后两天内创建,并且设置讨论话题。课例学习模块的学习园地,要设置“磨课计划”讨论话题。二、研修组长职责与数据统计1.硬性数据:统计——提交磨课计划;2.硬性数据:统计——本组教师模块作业阅读点评量达到100%;3.硬性数据:统计——整个研修期间发帖数共计不少于80条,其中,网络研修期间40条,校本研修期间40条;三、参训教师职责与数据统计1.硬性数据:统计——总发帖量共计不少于100次(发帖统计范围:学友作业、问答区、在线研讨区、学习园地、课程资源评论、课程简报评论等)。其中,网络研修期间40条,校本研修期间60条;2.硬性数据:统计——按流程学完所有模块。网络研修期间:模块一、二、三按要求提交作业每模块1篇,模块四、五参加学习园地协同话题研讨,每期在学习园地发帖至少1条。校本研修期间每期在学习园地发帖至少1条。3.硬性数据:统计——撰写、发表反思性文章或随笔感言至少2篇,撰写、发表研修总结文章至少1篇。4.硬性数据:统计——学员要全程参与两个学期的研修组磨课,完成研修组分配的磨课任务。5.弹性数据:统计——浏览每一期课程简报并发帖评论。6.弹性数据:统计——在问答区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至少2条。7.弹性数据:统计——参与每次集中在线研讨,每次发帖至少1条。国培(2013)——示范性远程培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2第三篇:评价标准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国教育先锋网2008-02-25张宝歌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是高等学校学生质量。在影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诸多因素中,学生质量则是根本因素,因此,探索学生质量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所在。关键词:学生质量;高等教育;评价高等教育必然需要质与量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则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但这种重视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本身的研究与评价,是不是能够代替教育服务对象质量的研究与评价?是不是教育服务质量高就一定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教育是培养人的特殊活动,教育本身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教育服务对象的成长也同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样“双动态”的情况下,因与果将变得不必然化,也就是说,单纯从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本身去研究和评价,是不全面的且缺乏针对性,而应当从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入手,即从评价学生的质量出发,去研究影响学生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质量,这样通过对学生质量的评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评价教育质量,即影响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因此,构建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应当是高等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一、高等学校学生质量内涵

子安****吖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