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合集).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6万字
约29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合集).docx

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合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合集)

第一篇: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安徽省灵璧中学张芬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牡丹江路1211号安信广场D区306室,陈广华,***)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审美教育自然美意境美人格美智慧美摘要:文言文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学文言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内容,诸如自然美、意境美、人格美、智慧美等等。教师如果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收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文言文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学文言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的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我认为,教师如果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的目的。那么,中学文言文教材中蕴含着哪些美的内容呢?一、自然美古代山水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它渊源久远,如东晋的陶潜,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曾巩,到清代的李渔等,都留下很多这样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被历代文人奉若至宝。其中描写的自然美景,会让读者心灵沉醉,情操受到陶冶。在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也选了不少这样的名篇。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姚鼐的《登泰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流水,飞花溅玉,多么富有生机!如此美景,真可谓“足以及视听之娱”。姚鼐的《登泰山记》中,作者描写道:“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那青色的山峰披着皑皑白雪,通明的银光照耀着南面的天空,回眸鸟瞰,古老的泰城、大汶河、徂徕山恬静地沉浸在夕阳的照射之中,真是红妆素裹,交相辉映;而半山腰萦绕着的云雾宛如飘带一样,朦朦胧胧,似动非动,别具风采。白雪、青山、落日、城郭、河流、云雾,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自然、和谐,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教这类文章,教师除着力培养学生理解字义、词义、句义和篇章的能力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多读熟记。朱子曰:“学者读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在吟哦品味这些作品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领略古人游山玩水的情趣,而且要带领他们深入考察我们先辈是怎样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美化自然、描写自然的,让学生通过对祖国山川自然美的领会和享受,来加深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二、意境美“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文言文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所有,也为文言文所有。什么是意境呢?“意”,情思也;境,形象也。宗白华这样说道:“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那么,什么又叫有意境呢?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又说:“何以谓之有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选入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很多文言文,可谓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作者的哲理情思,从而创造出一种非凡的意境之美。苏轼的《赤壁赋》艺术成就很高,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营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其浓烈的清新自然的意境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泛舟于月夜的秋江,天上一片银光倾泻,江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渺渺中,只见一苇扁舟,顺波而流。„„随着作者任意挥洒的彩笔,读者只觉得眼前一片秋色,深深感受到无比的美,不能不为之陶醉。与此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的,是作者飘渺的思绪,通过放怀的长吟,催人泪落的洞箫声,主客间吊古伤今的悲叹感慨,和看来超脱实为虚无的对话,层出不穷地渲染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美,激起读者思绪的起伏,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鉴赏文言文的意境美,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领略不同人物的不同人生的不同场景,从这种场景的或闪烁而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合集)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