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7万字
约30页
0
3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试论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docx

试论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论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篇:试论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试论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龙岩市适中中学——吴新强思想政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这门学科的开设和改革。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修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以及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必须实现以下三方面的转变。一、实现书本位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位的转变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制约下,过分地强调课程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虽然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而且这种改革一次比一次更重视人的资源的开发,但以谁为教育本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又一次进行的课程改革,旨在实现由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到关注人的发展的转变,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有”人才。为此,我们必须:第一,确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把学生看作人还是看作物。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在口头认为学生是人,而在实际工作中普遍把学生当做物摆布的现象,彻底改变把学生当着消极被动接受知识、应付考试的“存储器”的一切做法,把学生当着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上,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实现由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转变。第二,确立新的人的全面发展观。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往往只专注知识和技能,甚或只专注考试分数,只重视人的工具价值。较少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事实上,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之中的。我们必须明白21世纪的教育不仅仅在于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更不是单纯地追求考试分数,而是养成学生健全的个性、人格。这就要求我们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确立新的教师观和教学观。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知识的宝库、活的教科书、知识的化身。没有教师的教,学生难以学到知识。课堂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教代替了学,会教才会学,教会就是学会,学会就是教会。形成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分数中心,学生和教师均成为分数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转,教什么学什么,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教支配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服从教。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单边活动,学的独立性、品格丧失,最终导致越教越不爱学,越教越不会学。甚至造成师生对立,引发各种难以根绝的矛盾、后果。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上课不是单项的付出,而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学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教师应是“平等对话的首席”、教学的主导,学生应是主体、主角。上课对学生而言,主体得到突现,个性得到展示,创造性得到发挥;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我们应在诸方面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上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实现由书本位到以学生这一人本位的转变。二、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材特别是国家专门机构审查通过并在一定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教科书,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凭其而教,学生依其而学。在传统意义上,一直奉为圭臬,极具重要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政治学科就更为突出,政治教师既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马列主义的义务宣传员,既充满自豪感,又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宣传纪律,不得越教科书雷池半步,并且只能按要求进行“灌输”。刻板的规定,导致政治教学明显的“教死书,死教书”、“教条条,背条条,考条条”倾向,弊端尤其突出。如此情况,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还有一定的市场。必须坚决予以扭转,其最为有效的做法就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首先,“用教材教”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使然。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试论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