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8.4千字
约15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docx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语读书笔记

第一篇:论语读书笔记论语读书笔记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可能是《论语》中我知道得最早的一句话了,小时候对此的理解更多是在学习的层面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才能学好知识。而现在看来,这种理解只是最低境界罢了。细细品味,里面却蕴含了处世的哲学。随着年纪增长,步入复杂变幻的社会,为了取悦他人,也或是因为不得不迎合社会,许多人选择了伪装自己,伪装自己的能力,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肆意吹嘘,工于心计。他们流连在灯红酒绿之中,虚伪地弯起嘴角的弧度,却忘了交友处世的首要准则,诚实(当然,这种诚实是相对意义上而言的,比如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并不算是违背了诚实的原则)。看看古往今来朋友甚多的谦谦公子,谁不是以诚实待人为准则的。古时的伯牙子期若不是坦诚相待怕仅是因才华相吸也难成知音吧,学术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不仅是在做学问上诚实,还有为人处世上诚恳,这应当也是先生受人爱戴的原因之一吧。由此可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我想这句话用现代的一句话概括大概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吧。懂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件事,喜欢这件事的人则能圆满地完成,可以此为乐的人却能超凡地完成。因为以此为乐,便能全身心投入,甚至是“融”入。这句话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是,如果你要学习某样东西(甚至是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请你把它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不是一个任务。这样,就一定能够将它做到最好,同时自己的心境也得到了升华。第二篇:论语读书笔记《论语》读书笔记吴婷14生物工程14070021022过去我不爱读《论语》,觉得此书杂乱无章,只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言谈的记录,看到后边,就忘了前边,很多地方没头没尾,不知所云。来到青岛读书,有幸去了孔子的故乡—曲阜,对孔子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而现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孔子热,处处兴建孔子学堂,探讨传播交流儒学,把孔子抬到了极高的地位。我想弄清楚,作为文化现象,孔子热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想要重读经典。毕竟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定会有他的过人之处。在系统地读《论语》全书之前,我有看过《于丹讲论语》,《鲍鹏山说孔子》和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对于论语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或是大加赞扬或是中肯评价,但那都是别人眼中的孔子,因此我想要自己心平气和地去读一读《论语》(读的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读完论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述而篇中孔子自己对子贡所说的“天纵之将圣”的否认。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生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人;一个满腹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孔子是人,却是如此真实简单的人,他的很多品质都是常人难以坚持的。因此我明白,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社会失落,道德失灵,人们急需灵魂的慰藉品。而批孔也只是政治,不是学术,无论是秦朝的焚书坑儒,亦或是文革期间的“打倒孔家店”。之前自己总是不愿意去读经典,而在自己都没有好好读过论语,便对它妄下定论是不好的。南怀瑾先生说,夫子之文章,有“一贯的传统。”哪章接哪章,哪篇接哪篇,都很有讲究,决不能动,有些夸大。在通读之后,我认为《论语》的主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天命,孔子敬畏天命,与老子的“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同,孔子关心的是天对人事的影响而非天道本身。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2)人品。孔子喜欢品评人物,但却又绝非口不臧否。我总结了一下,发现孔子对人的评价有以下几种:圣人(生而知之的聪明人),仁人,善人,贤人,君子,士,大人,鄙夫,女子。(3)道德修身。孔子讲的德行主要有以下几种,仁,义,孝,友,忠,信,恕,恭,俭,让,民。(4)习礼。孔子本身对于礼节是十分讲究的,《论语》论礼,主要是在《八佾》和《乡党》。(5)治学。《论语》里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比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等,我们都可以以此为鉴。读了《论语》之后,给我最大的感触,并不是论语本身,而是对经典的重新认识,以及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独立思考能力,不跟风的重要性。第三篇:论语读书笔记《论语》读后感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的意思就是学的一种知识而能够应时实行,这岂不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岂不是很快乐的吗!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心里豪不怨恨,这岂不是一个君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