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诗歌鉴赏高考复习之诗歌思想.docx / 文档详情
诗歌鉴赏高考复习之诗歌思想.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4.1万字
约75页
0
7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歌鉴赏高考复习之诗歌思想.docx

诗歌鉴赏高考复习之诗歌思想.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鉴赏高考复习之诗歌思想

第一篇:诗歌鉴赏高考复习之诗歌思想诗歌鉴赏高考复习之四四:诗歌思想感情(一)按内容把诗歌分为:1送别抒怀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1)理解类型: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2):表达的情感:①: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②: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4)代表诗作: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答案: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借景抒情:“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2羁旅思乡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理解类型:就是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2)表达的情感:①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②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③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表达羁旅之情方式:①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③托物传情:月、雁、笛、柳。④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⑤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4)代表诗作: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同意。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触景生情。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3思妇闺情诗: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1):理解类型: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常见情感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另: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2)表达的情感:①、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唐朝】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简析】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②、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唐朝】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简析】以小见大。四句诗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结构。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表现女主人公思夫之情的深切与缠绵,思夫而不得的种种懊恼与惆怅。这首诗间接借闺怨来反映征戍之苦。【南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简析】本篇词作,上阕隐然相思之意,下阕则直宣情愫。③、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唐朝】陈玉兰《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简析】陈玉兰是晚唐诗人王驾之妻。写的是一位女子不顾西风吹在自己身上的寒冷,却对丈夫体贴入微,问寒问暖,生动表现少妇的焦虑。【元朝】姚遂《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简析】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为丈夫寄寒衣时的矛盾心情。同时,那种对丈夫的关切、体贴之情也溢出纸外。④、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唐朝】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简析】作者摄取了“梳洗”、“弄妆”生活细节,表现闺妇幽怨孤寂心情和笃情善感的形象。三处反衬。以懒起弄妆反衬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诗歌鉴赏高考复习之诗歌思想

文档大小:7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