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第一篇: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2006-2-26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靠题装。这是一个重视包装的时代,像一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封面,优质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同学们切莫等闲视之。这四年来,高考命题者总是提供材料,提出某个话题让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作文,既考查同学们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同学们的概括表达能力。作文拟题的要求: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如果标题万一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拟一个好题目,把题目演绎成一个生动的故事,用故事表达一个新颖独特的思想[可以适当想象,但要联系实际生活]。拟题时要善于联想。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相关联想,由桌子联想到椅子[空间关联]。[2]相似联想,由春蚕联想到老师[奉献精神相似]。[3]相反联想,由安乐想到忧患[实质上的相反]总之,联想要丰富,要融于广袤的时空中,联想合理,就要抓住事物间的联系点。作文拟题的方法:[一、]修辞法[1]对比式,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一位考生以由对比组成的选择问句“我是天才,还是笨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对比鲜明,隐含自己对记忆移植利弊的褒贬鄙视那些甘心做“专门记录科学家理论与思想的机器”和毫无主见的“人体缩微记忆库”的人,富有吸引力。[2]比喻式,2000年有一考生拟题“人生也是一张答卷”,该考生把人生比成一张答卷,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分述,最后点明“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新颖独特。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2000年杭州中考加试卷作文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2001年杭州“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3]夸张,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4]反问,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5]设问,以“效率”为话题——《我今天做了什么?》[6]借代,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指代某次独特自身经历。[7]对偶,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8]拟人,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9]呼告,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10]引用1、引用诗句,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2000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写某件发生于雨后的事件——《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2、引用流行歌词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Fourinlove3、引用名句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小说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其它还有:倒装式,《回来吧!妈妈》。顶真式,《人贵有志,志在奋斗》仿词式,《战胜脆弱,从心做起》矛盾式《死海不死》等等。[二]反常法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三]符号法1、数学符号:采用数学的形式作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如:数学中的恒等式[“勤劳×高科技=致富”];以“游戏”为话题[《7+1=8》]学习与游戏的结合不等式荒谬式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成绩≠素质》[99+1=0]其中“99”代表合格产品率,“1”代表不合格率,前功尽弃。文题通过这种荒谬的计算式,揭示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2、标点符号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生活——???》生活充满了新鲜,需要随时关注[四]点铁法(北宋江西诗派黄庭坚主张“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以“童年”为话题——《水中的童年》

斌斌****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