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春联》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语文《春联》的教学设计语文《春联》的教学设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2、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理解五副春联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春联的对仗和音律美。一、复习导入:1、语文是生活的,语文在于积累,先来考考大家的积累吧!《天安门广场》姹紫蓝天红墙雕梁《开天辟地》头顶天左手持凿《老师,您好!》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2、多灵活的孩子呀,端午节我们吃粽子,儿童节我们大联欢,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那么我们的春节又是怎么过的那?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前已经能把课文读流利了,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1-2两句话,看谁能把它读好。、自由读。、指名读,说说你想把那些词语读好,为什么?、齐读。2、请大家继续读完本自然段,用划出本自然段的春联。3、你能读出春联的内容吗?读读、说说、交流。4、这四副春联文章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读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诵读春联是一种享受,撰写春联更是其乐无穷,怎么写春联呢?我们先来看看春联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2、交流。理解讲究对仗就是要上下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3、结合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春为例,说说春联是怎样讲究对仗的?4、根据春联讲究对仗的特点,连春联。出示:载歌载舞庆新春和邻睦里社会新风碧波跳红鲤同心同德建四化爱幼尊翁中华美德绿水跃白鲢交流。5、春联讲究对仗,传递感情,补春联。出示:风拂千条柳雨万朵花议论,可填哪些词语,从感情上比较一下哪个字最恰当。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春联讲究对仗,读起来抑扬顿挫2、思考春联还有什么特点?理解抑扬顿挫声律美3、你能读出这种声律美吗?试一试。赛读。五、学习第五自然段。开卷有益,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因为诵读春联,你会感到……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如果下工夫背诵一批名联,就能帮助我们六、总结。1、春联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炎黄子孙的足迹;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中华民族的灵魂;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中国人民的智慧。学到这儿,你觉得可后你最想做什么呢?2、课后你想读就读,想写就写,想收集就收集春联吧。板书设计:内容各种各样春联讲究对仗特点声律优美第二篇:《我和春联》语文教学设计《我和春联》语文教学设计1、会写“壤、鞭”等8个生字,会认“跷、逆、寓”三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漫不经心、聚精会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注意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1、自主搜集对联,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2、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1、通过阅读文章,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对联的知识,从中接受熏陶。2、体会作者对春联的喜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那内容,理解文中对联的意思,并谈出自己的体会。体会作者童年时期对春联的喜爱,感受春联是怎样融入作者的生活的。两课时第一课时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语)大红纸上写大字,左一条,右一条,书幸福,写吉祥,家家门上寄希望。你贴这扇门,我贴那扇窗,全家上下喜洋洋。(打一春节用品)2、了解春联的由来3、师:春节快要到了,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这喜庆的场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联的魅力,看一看春联和作者有怎样的渊源?(板书课题:我和春联生齐读)1、自渎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注意“壤、琢磨、呛”等字的读音。2、作者介绍3、检查预习(1)指名读文,解释疑难。(2)出示认读生词,指名朗读。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春节过后开学了,作者上学时发现,学校大门口有一副对联,读过之后就被吸引住了,经过老师的讲解,作者对春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后来,不但给家里写对联,作邻右舍都叫写。对对联的喜爱和收集,使作者后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5、注意留意文中和时间推移有关的词句,试给课文分段。6、再次朗读课文。第二课时1、出示中心问题:朗读课文,谈一谈春联是怎样一步一步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画出有关语句,作批注。2、四人一小组活动。3、集体交流。(1)学习文章第二部分,思考:我是怎样爱上春联的?生:那是二年级寒假过完的时候——连老师站在身后也没有察觉。二年级寒假过后,开学时在校门口两侧看到一副对联,第一次深深吸引了我。师: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副对联的含义呢?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反复朗读对联。师总结:这副对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学习就像逆流行船不前进就会倒退;人的心就像在广阔的草原上跑马,很容易放荡开去,但很难收回。从而劝诫人们,学习要有恒心,要有毅力。齐读三四自然段(2)师:老师是怎样给

是飞****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